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报恩之后 > 分卷阅读20
    起鞭落,骏马疾驰,很快她的身影混杂在了茫茫人海中。

    莫大夫瞧见身边之人若有所失,忍不住揶揄道:“老夫有一个小小的建议,自古师兄妹间成好事者多,你可以修书一封,请你师父做主将薛采许配给你。如此一来就可以把她拴在身边,不必望眼欲穿。”

    陆哲翰缓缓收回目光,勃然变色道:“老匹夫,休得胡说八道,否则我把你丢海里喂鱼。”

    莫大夫丝毫不惧对方的恐吓,啧了一声,“你这是被人说破心事,恼羞成怒了啊。你若真喜欢薛采,老夫一定帮你出谋划策。”

    说完,话锋一转道:“这鬼天气,出了太阳还如此之冷,走,咱们回舱里去。”

    码头西侧,正对大海的地方有一座巍峨挺拔,气势恢宏的楼阁。雕梁画栋,檐牙高啄,是衡州迎天下客的门面。但除了达官贵族,寻常百姓不被允许在此逗留。

    视野最开阔的一层,一位锦衣公子不畏朔风,立在洞开的窗口。从他的角度望出去,能将岸上发生的细枝末节尽收眼底。

    公子手中捧着一只青花瓷盖碗,他慢条斯理的取下碗盖,吹开绿叶,细细抿了口茶,“衡州的大佛龙井,果然名不虚传。”

    虽是夸赞,却语调平平。

    “将军,属下已派人跟上那辆马车。”一身淄衣的侍卫跪地禀告道。

    “好,切勿打草惊蛇,我还要放长线钓大鱼。”公子摊开宽大的手掌,若有期待,“今日的信呢?”

    侍卫闻言,小心翼翼取出信纸,恭敬递上。

    公子挥挥手,打发侍卫离开,然后面朝大海,迫不及待的将绑在信纸上的丝线剪断。

    一如往常,纸上只留了短短四个字:安好勿念。

    冷戾的公子展颜一笑,将信纸放在鼻端,闻着纸香,闻着墨香,似乎也闻到了她身上清淡的花香。驻兵在外,时宁的飞鸽传书是漫漫长日中唯一的慰藉。哪怕只报一声简短的平安,他也心满意足。

    孔鎏反反复复看着那四个字,仿佛透过信纸看到了时宁清丽娟秀的面庞,所以怎么也看不厌。

    说起来,时宁的字不愧是他手把手教出来的,与他的愈来愈像,足能以假乱真。他想方设法要在时宁身上留下自己的烙印,这勉强能算其中之一。

    孔鎏将信纸妥帖收好,藏在离心脏最近的地方,脸上带着痴迷的笑。

    第11章

    百里之行,贵在良驹。

    陆哲翰深谋远虑,沿途每一个驿站都安排了仆役,早早为薛采备好膘肥体壮,吃饱喝足的良马,可以随到随换。

    薛采披星戴月,昼夜兼程,终于赶在崔珩毒发第六日上了衡山。连日来,崔珩始终昏迷不醒,按照莫大夫的说法,最迟明日必须拿到万蛊之母。

    “师父!”到了山顶,薛采双手呈喇叭状,冲紧闭的宅门喊道。

    须臾,刚刚刷过红漆,上面贴了神荼、郁垒画像的笨重木门吱呀一声开了。

    一位白衣飘飘,虽胖但风度犹存的老头快步走出,咋咋呼呼道:“大清早的,嚷嚷什么,为师耳朵还没聋呢。”

    “师父。”薛采丢下马鞭,欢天喜地跑过去,一把抱住李若鸿粗壮的腰身,像猫一样在他胸口蹭了蹭,“多日未见,徒儿甚是想你。”

    李若鸿毫不客气的将黏在身上的人推开,板着脸道:“当初是你执意要走,如今又说想念为师,你当师父是三岁小儿,会信你的哄骗?”

    薛采红着眼眶,忏悔道:“离开后才知道衡山在我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徒儿自知有错,请师父责罚。”

    李若鸿撑不下去,脸上出现裂缝,“让为师好好瞧瞧,你下山一趟是胖了还是瘦了,是否跟人交过手,有无受伤?你离开这一月,为师食不知味夜不成寐,光惦记着你会不会有性命之虞。”

    “师父。”薛采又将他抱住,“徒儿知道,你是全天下最好的师父。”

    李若鸿破功大笑,“行了,过了年就十六岁了,还跟个小姑娘似的赖在为师怀里撒娇,一点儿也不知羞。”

    薛采嘿然,撒开双手。

    李若鸿走到马车前,撩起厚重的布帘,似乎早有预料半分也不惊讶,“你果然把他带来了。为师刚还在想,以你的武功与修为想寻仇恐怕没那么容易,你提前返回师门,必然有特殊缘由。”

    “师父当真神机妙算。”薛采竖起拇指,“他是崔城主的遗孤,崔珩。还望师父收容他几日,这天地间他已无处可去。”

    李若鸿摸了摸圆滚滚的肚皮道:“多一个人就多一张口,为师养不起。”

    薛采忙道:“可以把我的口粮匀给他,我少吃一点无妨。”

    “那就姑且如此,东厢房已经叫人收拾好了。”李若鸿翩然离去,留下一道胖墩墩的剪影。

    “多谢师父。”

    薛采高兴得差点跳起来,忙不迭将崔珩安置在东厢房,帮他盖好衾被,在房中生了个暖融融的炭盆。她打算趁热打铁,去找师父讨要万蛊之母。

    **

    云层遮蔽了日光,天阴沉沉的。

    李若鸿趺坐在凉亭里,身上裹了厚实的兽皮,眼前是一池残荷,面前是一只火候恰到好处,烤得油光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