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报恩之后 > 分卷阅读21
    ,香气四溢的鸭子。他用匕首慢慢的割下一片鸭肉,放在薄到透明的面皮上,再放上葱丝蒜丝,抹上新酿的甜面酱,卷起来一口塞进嘴里。

    李若鸿神情陶醉,喝一口黄酒吃一口鸭肉,为了行动方便索性将兽皮扯掉,丢弃在脚边。

    “师父,你不冷吗?”薛采找了个空位坐下。

    听见声音,李若鸿两手同时护住烤鸭,“这是为师的早饭。”

    薛采笑道:“师父放心,早上吃肉太腻,徒儿不会与你争抢。对了,师父为何不找个温暖点的地方?凉亭四处漏风,怪冷的。”

    李若鸿擦了擦油腻腻的双手,摇头晃脑道:“美食配美景,不亦乐乎?说吧,你找为师何事。为师的性格你也知道,最讨厌别人拐弯抹角,有话直说。”

    薛采将下山后的经历简明扼要说了说,“师父,听说你与莫大夫交情匪浅。如今他受师兄雇佣,做了随船大夫。照他的意思,那还是看在你的面子上。”

    “莫大夫?莫循?”诧异过后,李若鸿兴致缺缺道:“小采啊,你怎么尽与这种人打交道。出门在外要多结交几个新朋友,这样为师也能沾沾光听一些新鲜的趣闻。”

    “可能这就是缘分吧。”

    “不。”李若鸿丢下烤鸭残骸,站起身斩钉截铁道:“这是孽缘,要不得,要不得。”

    薛采言归正传,“莫大夫说,崔珩中了合欢蛊,需要万蛊之母方可解毒。师父,求你看在崔城主一心为民饱受冤屈不幸惨死的份上,救救他唯一的儿子。”

    “崔家的独苗死了确实令人惋惜,可这干我何事。”李若鸿神色淡漠。

    “好歹崔城主曾仗义出手救过你的命。”薛采重提往事,希望借此唤醒李若鸿的怜悯心。

    “你所言不假,为了报答他的恩情,为师已收你做了徒弟。”李若鸿径直走出凉亭,“小采啊,覆水难收。你在为师门下修习九年,为师与崔默武早就两清。”

    薛采加紧脚步跟上,“师父,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多救一人就多一份功德,何乐而不为?”

    李若鸿回首,语气冷然,“小采,为师不信这一套。那万蛊之母是为师家族遗物,为师一门上下数百口为了守护它悉数丧命。平白无故的,为何要拱手相让?那崔珩死也好,活也罢,一切听天由命。为师只答应你留他几日,其他的一概不管。”

    “师父,原来你是随国人。”薛采很有为人弟子的自觉,从不刨根问底打探李若鸿的过往,此时听他主动提起,心里免不了有一丝惊讶。

    “国破家亡,时过境迁,哪来的随国,哪来的国人?”话音未落,李若鸿已走远。

    薛采早就做好碰壁的心理准备,所以这个结果完全在她的预料之中。如果师父爽快的交出万蛊之母,那简直不像他惯常的风格,或许她还会怀疑这事背后是不是有诈。

    她重新回了一趟东厢房,用手探了探崔珩颈后的温度,然后口对口喂了他一些糖水。

    这几日崔珩不醒,只能靠微甜的糖水续命,这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

    离开前,薛采从厢房角落找来一根火钳,拨了拨盆中的木炭。红色的火苗忽然蹿高,舔过她正在添加木炭的手指。猝不及防被火焰灼烧,薛采痛的收回手,幸亏动作够快手指上没有起水泡。

    她复又走回崔珩身边,望着他默默保证道:“小恩公,我不会轻易放弃。”

    **

    不欢而散后,李若鸿终日闭门不出,就怕薛采过来纠缠。

    但怕什么来什么。

    他刚刚打开一本典籍,琢磨着一边吃蜜饯一边做研究,门外就响起了熟悉的声音,“师父,上天有好生之德,求你救救小恩公。你若不救,我就长跪不起。”

    李若鸿在心里哀嚎一声,从他收养两个徒弟起,日子就一天也没消停过,不仅要时刻盯紧两个娃娃念书做功课,还得帮忙解决成长过程中的烦恼。

    举个现成例子,他与薛采虽为师徒,但毕竟男女有别。这女孩子家碰到的麻烦总比男孩多,尤其是薛采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时,莫名其妙来了癸水,薛采跑来问他,他一个大男人既未娶妻也无子女当然对此一窍不知,反而闹了个大红脸,损了颜面。

    好不容易挨到两个孩子都下山了,清闲日子还没过够,便戛然而止。

    李若鸿觉得自己也算个苦命人。

    他透过窗户望出去,果然瞧见那个倔丫头毕恭毕敬跪在院子里。

    铅云低垂,风雪将至。

    李若鸿从罐子里取出一颗蜜饯,放进嘴里嚼了嚼,蓦然觉得这东西与平常吃的不一样。他吐出来,收起瓷罐,再也没有吃第二颗的欲望。

    他决定等一等,兴许薛采会知难而退。

    时光如流,这一等就到了黄昏。

    夜幕降临,空中飘起细雪,像有人从天上撒洁白的盐粒。慢慢的,雪花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成了白茫茫的鹅毛。

    李若鸿自诩耐力惊人,此时此刻也坐不住了。

    刚开始,他每隔半个时辰往窗外望一眼,见薛采身影岿然不动,心里也不着急。渐渐地,望出去的频率骤然增多,尤其是下雪后,心里动摇得更加彻底。

    那万蛊之母虽说是他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