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儿笑着点头,也习惯了萧毓凝对自己的亲昵。她们原本就是因为利益才捆绑在一起,此时又因为利益捆绑地更紧。
轮到萧毓凝进殿时,砚儿捏了捏萧毓凝的手,想要缓解萧毓凝的紧张,萧毓凝又恢复了自己似笑非笑的神情,扭着腰迈入了大殿。
这一迈入,就此生再难出来。
砚儿在殿外,听到太监先是朗声念出每一人的名字和家世,她先听到一声。
“颜阁老之孙颜如玉上前觐见。”
颜如玉的声音便紧接着传来:“臣女颜如玉,给太后娘娘请安,给皇上、皇后娘娘请安。”
又听到太后的声音:“看着挺文静的,皇帝,你怎么看?”
未听到皇帝的声音,但听到了太监大声说道:“颜阁老之孙颜如玉,留牌子。”
又听到一声:“镇平侯之女萧毓凝上前觐见。”
请安过后,砚儿本以为与颜如玉一般,是太后询问,皇帝点头,却听到一年轻男性的声音,有点玩味地问道:“你们二人名字中都有玉字,可是京中几家都爱给女儿起这样的名字?”
砚儿心中有些惊讶,她没想到,皇帝并非体弱,也并非柔弱好拿捏,这声音听起来反而是个年轻力壮、性情开朗的男子。
又听萧毓凝回道:“回皇上的话,颜姐姐的玉是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玉,而臣女的毓是钟灵毓秀的毓,二者虽读音相同,却实际相差甚大。”
砚儿都可以想象,萧毓凝说出这段话时定然用眼睛直勾勾盯着皇上,又笑着说出这些这些词句,既让人不感觉舞文弄墨,又让人知道她是个才女。
果然,听到皇帝也笑了起来,说道:“是个妙人儿,留用吧。”
紧接着就是太监的宣布,和后面几位秀女的介绍。但砚儿听到,这一次进殿五人,除了萧毓凝和颜如玉,未有人留下。
萧毓凝从殿中出来,砚儿和墨儿便上前扶着她。她们三人往马车处走去,马车将直接带她们去储秀宫,直到两天后选秀结束,皇帝为萧毓凝封下份位。
三人边走萧毓凝边说:“砚儿,皇帝确实挺心悦我呢。”
砚儿说罢恭喜后,又看着萧毓凝,见她虽然话中有女儿家的娇俏,面上却并未有任何羞怯之色。看来只是陈述事实,而非真的对皇帝倾心不已。
于是砚儿就继续搀扶着萧毓凝。萧毓凝的脚步越来越沉重,知道她是针灸的效力过了,开始渐渐不适。
顾妈妈在马车上接住萧毓凝,砚儿也跟着上了马车。其余书儿、墨儿、宣儿三人在马车下行走,侯府的马车就这样载着她们,一路到了储秀宫。
之后萧毓凝的疼痛和不适按下不提,她无论怎样的不适,都没有表现出太大的情绪。
砚儿知道,这是因为在萧毓凝心中,自己已然胜券在握。
这次葵水初潮也没有太过折磨人,第二日便渐渐退去。储秀宫中都是入选了的主子,自然照顾周全。萧毓凝很快就沐浴更衣,时刻等待着属于自己的那一张圣旨。
果不其然,选秀结束后,皇上就颁下圣旨,封镇平侯之女萧毓凝为嫔,赐号“灵”,为钟粹宫主位。
而颜如玉也封为嫔,只是没有赐号,亦为永宁宫主位。此次选秀共入选十三人,以萧毓凝份位最高,又额外赐有封号,一时风头无两。其余诸人都以贵人、美人为主,民间采选者则多封为常在、更衣。
砚儿多给来宣旨的太监塞了些银两,这才得知,此次选秀来的宫女多住在钟粹宫永宁宫两宫,钟粹宫中有荆州节度使之女刘贵人、徽州刺史之女佟佳美人和采选来的华贵人。
而永宁宫则是京中尚书之女湘贵人和干州刺史之女陈美人。除此之外的常在和更衣则继续住在储秀宫中。
待到砚儿一行人坐着轿撵到达钟粹宫时,院子里已经有数名宫女等待,她们手中还都托着太后和皇后给众人的赏赐。
还没等她们缓过神来,几位同住的小主也赶来给萧毓凝行礼,一口一个姐姐地奉承着。
看来宫中是要热闹了,这么多美人聚在一起。萧毓凝好不容易打发走了所有人,已是流露出几分疲惫之色,正想坐下来喝口茶,预想之中却还没来得及想到的事情就来了——皇帝近身服侍的太监常哲就来前来通禀。
皇帝今夜宣灵嫔娘娘侍寝。
第9章
头筹
砚儿和萧毓凝虽然早有预料,但侯府千算万算也没想到,娇生惯养的萧毓凝和她的丫鬟,未进宫时从没有如册封当晚那么繁忙。
萧毓凝自然不能容忍自己有任何的不完美,谢恩后就忙示意几个小的伺候她沐浴更衣、梳妆打扮。
顾妈妈也赶快嘱咐钟粹宫的小厨房烧热水。一时整个钟粹宫都开始羡慕起灵嫔宫人的忙碌。
萧毓凝泡在水中,墨儿不断地向水里加着香料和草药,只为了保障萧毓凝十年如一日地散发出怡人的体香。
而宣儿则是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小茶点,这种小茶点不止能补充体力,还能让人口中的气味变得好闻。书儿则在后面为萧毓凝打理着头发。
砚儿也自然而然继续做着搭配首饰和准备衣服的工作,但今晚的一切都要让萧毓凝做主,她不敢擅专。于是便问萧毓凝是何想法。
“继续传选秀那天那套吧。”萧毓凝懒懒地说道,慵懒仿佛已经是刻在她骨子里的习惯,即使是面对紧要关头,仍然能不紧不慢。
砚儿有点不解,她也不拘束,说出了自己的疑惑。
“那样的杏花多多,怎能不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