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
而天子只会对年少时相处的妃嫔念旧,待到更多的莺莺燕燕进入后宫,恐怕就只有恩宠,没有情谊了。
两宫争斗正忙时,宫中却多了一位美人。原先采选来的一位平民女子韩氏,听闻能歌善舞,性情婉转,夜晚在干清宫外歌唱求宠,皇上惊为天人,立刻就传召承宠。
气得本来要侍寝的颜昭仪打道回宫,听闻回宫后便摔了一套名贵的前朝瓷器。
次日清晨,皇帝便传召后宫,晋常在韩氏为美人,赐号“瑶”。
此时萧毓凝已没有恶露排出,身子也好了大半。重新恢复了例行的请安。
砚儿观察到,这位瑶美人却是别有一番风姿,一看便是妖娆善媚之辈。
而皇后今日也褪去了原先的古板装束,渐渐有了些成熟女子的韵味。想来其中也缺不了太后的点拨。
请安过后,萧毓凝正准备坐着小轿回梨落台,就听背后有一尖锐声音喊道:“顺贵嫔娘娘请留步。”
萧毓凝皱了皱眉头,向后看去。砚儿顺着她的目光,看到一着桃粉色衣裙的女子匆匆赶来,原来就是瑶美人。
瑶美人赶紧行礼道:“臣妾见过顺贵嫔。臣妾有话想跟娘娘说,不知娘娘是否方便。”
砚儿心中已是一阵厌恶,这不知深浅的东西,也敢来萧毓凝面前乱碰。
而萧毓凝自然也是不悦,她身为侯府嫡女,自然是见惯了礼数完备的夫人丫鬟,此等莽撞无状的女子本就不讨她喜欢,便说道:“本宫知道你要说什么,但本宫不感兴趣。”说罢,砚儿便使唤着太监抬起轿子,一行人离开了凤藻宫。
路上,萧毓凝对砚儿说道:“怕是个心比天高的,看得罪了颜昭仪,就想来攀附我了。”
砚儿也是这般想的,便说道:“娘娘想的对。这样的人万不能跟我们站在一起,不然既得不到利,还平白让人笑话我们梨落台没有规矩。”
一行人继续往前走去。可万万没想到,回去刚进过燕窝粥,正准备小憩一会。皇后与颜昭仪便夺门而入,带着宫人把梨落台团团围住。
萧毓凝正睡眼朦胧,在贵妃椅上,砚儿把她扶着坐起来,萧毓凝才不解道:“娘娘这是何意?”
颜昭仪说道:“顺贵嫔,你可知罪?”
这下砚儿也懵了,萧毓凝也懵了,她们并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皇后和颜昭仪也不说明,只说是待皇上早朝后回来,再一并处理。
此时,顾妈妈、书儿,这两个能与侯府报信的人都完全没有准备,也被困在了梨落台中。
砚儿一时也琢磨不清到底是什么事,她突然觉得很恐惧,怕不是萧毓凝即将能再次侍寝,这群人坐不住了,给她们设了什么圈套?
第17章
人命
悄无声息的梨落台寂静地让人害怕,萧毓凝和众人被看管在正殿上,连想喝口茶,都不被允许外出。
等待皇上来的过程也显得格外漫长。砚儿把这个月发生过的所有事情齐齐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唯一可能会让梨落台招惹到这么大阵仗的祸事,就只能是假孕了。
可假孕一事,此时已查无踪迹,皇帝也是知情的。这么一想,砚儿的心又放下了。
心中宽慰一些后,也听到常哲的声音:“皇上驾到。”
众人都起身行礼,皇上打量了一圈殿内,说道:“顺贵嫔小产初愈,还需要休息。你们这么兴师动众,又急急忙忙叫朕赶来,到底这是怎么了?”
这时才听皇后说道:“启禀皇上,今日瑶美人跟臣妾禀报,说顺贵嫔小产恐怕有蹊跷,刚刚过了没多久,请安回去后,顺贵嫔就不见了。
臣妾害怕她出什么大事,赶紧使人寻找,前一会在梨落台旁的一处废弃院落的井里找到了她。”
皇后顿了顿,用帕子拭了拭眼角,才哽咽出声:“救上来的时候人就没了气。”
萧毓凝紧紧地攥住砚儿的手,瑶美人几个时辰前才跟她说过话,这会就不清不楚地死在了自己居所附近,这是个圈套,从瑶美人得宠之日起,就安排好的圈套。
昨晚才临幸过的美人,今日就没了性命,皇帝的脸色也十分不好看,问道:“这跟顺贵嫔到底有何干系?”
皇后用手指着萧毓凝,说道:“瑶美人今日禀报臣妾,顺贵嫔从未有孕,只是假孕争宠,为的就是解除禁足。”
砚儿的心里飞快地盘算着,此时萧毓凝也乱了手脚,假孕一事,是皇上和萧毓凝一同说好的,这个皇上心里有数。因此为了掩盖假孕,故意杀了瑶美人,皇上恐怕也是非常愿意相信的。
这时已有皇后身边的宫人上前,七手八脚地打算拆掉萧毓凝的首饰,除去华服。
萧毓凝虽早就跪在了地上,看此情况也知道不能让这些人坐实了自己的罪名,大声说道:“还请皇上明鉴,臣妾是否有孕皇上心知肚明,更不用谈臣妾要为了怕事情败露杀了一个无辜的生命。
臣妾有孕,太后带着的惠太医和皇后带着的张太医都亲自把脉证明了臣妾有孕,现在有人在臣妾的梨落台旁边杀人,摆明了就是要陷害臣妾。”
皇上方才还怀疑地盯着萧毓凝,听完却有些动摇。此时偏偏萧毓凝殿中有一宫女颤颤巍巍地软倒在地,连连磕头,求饶道:“顺贵嫔娘娘饶命,皇上皇后,容奴婢禀告,今日在凤藻宫请安后,奴婢看到瑶美人来找顺贵嫔娘娘说话,不知道两人说了什么,顺贵嫔娘娘便紧张兮兮地命人快抬着轿撵走了。”
又有一太监“扑通”一声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