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其他小说 > 扮演万古诸天 > 第84章 僧侣天真幸方至
    魏子云辞别了郑姓少年,对他所为之事,自然是非常清楚,只是很可惜,这种事他暂时不可能插手其中。

    对于郑家和曹大帅的恩恩怨怨,相较于这个幸存的年轻人,在得到了曹成章的记忆之后,魏子云自信比他更为了解那些是是非非。

    对于其家的遭遇,也只能感慨一声不幸,至于帮助其恢复旧家业,这已不是魏子云所能办到的事了。

    纵然此番真的斩了长鹤子,但伏丹派上下又不是没有其他高手,人家既定的大计不可能因为长鹤子一人的生死存亡而改变。

    无非就是长鹤子本人将证先天大宗师,故而此番行事,皆以其一人为主,但并不代表身后再无支持。

    就算魏子云肯帮助他,以郑家如今残余的力量,只怕一个杨县都不见的能搞定。

    除了把一县百姓推上战车,别无其他好处。

    况且,以此一县之力,能抵挡曹镇数万精兵?纵然以魏子云的武道修为,一旦陷入军阵之中,只怕一时半会也难脱身,落一个不讨好的结果。

    更何况,曹大帅本身也是一尊紫府元神之境的大高手, 麾下也不乏能人异士效力。

    因此, 一句话,已经没机会了。

    数日之后, 街上,行人寥寥。

    “真是稀奇了,杨县居然还有道友这样一尊高手!”

    一僧人盘坐道左,目露惊奇之色, 看着手持长幡、装神弄鬼的魏子云, 双手合十,连道数声佛号。

    “稀奇,确实稀奇!”魏子云说话间,看着对方, 也是惊奇不已, 问道:“道友似乎并非本地人士吧,此番来这,所为何事?”

    僧人闻言, 却是淡淡点头回道:“贫僧自楚州游历而来,这番到此,却是为青山县一地数万百姓。”

    “哦!”

    魏子云闻声,不置可否,但还是问道:“保全青山县?难道发生了什么大事不成?”

    僧人闻言,缓缓点头说道:“原本是有的。”

    看着魏子云,目光变得复杂起来,又小声道了一声佛号, 才说道:“贫僧从本县县令处得知, 杨县这边日日练兵备武,又听闻曹帅麾下将士军纪……于是受人所托, 来这边, 恳请曹将军能免去入城后不必要的杀戮……不成想,这几日听说了道友的大名……”

    “原来如此。”

    魏子云点点头, 如果是这事, 还真有可能。

    “另外……”

    就见僧人迟疑道, 看着魏子云便说道:“贫僧此来, 除了这事之外,看到道友倒是想起了一件事, 请道友注意。”

    “何事?”

    “贫僧日前得到一位朋友的消息,说是伏丹派长鹤子道长已经到了汝林城, 想来过不了几天便要赶到梅郡,届时,不出意外,便是应在道友身上……”

    “汝林,这么快!”

    魏子云闻言,一阵吃惊,这汝林城乃是梅郡之北一座大城,靠近江州,本是商业繁华之所, 但因着曹家需要北征金陵何、宋两大藩镇,因此那边早就断了大宗商贸往来, 改为军事重镇。

    如果到了那边,不说梅郡,就是杨县都能很快抵达了, 有趣的是,汝林城最早乃是郑家的大本营,只是可惜, 当年出事的时候,这边的官将选择了曹家,也不知道他们如今后悔不。

    “多谢道友相告。”

    魏子云了然,想了想,还是说道:“道友不远辛苦,劝阻兵戈之事,贫道非常佩服,但刀兵之事,实非你我所能阻止,今日纵然没了曹成章,只怕还会再来一个别的什么章之类的……

    况且,我看道友修行精湛,实在不易, 需知, 这道理是给人讲的,与畜生他是谈不通的!”

    最后这话, 魏子云完全是介于曹家上下的秉性而言的,得到曹成章记忆之后的他,极为了解曹镇上下用兵得手段。

    像眼前这僧人手法,幼稚的很,只会触怒到曹家上下,只怕到时候,非但不会起到“止兵”的目的,反而有可能会带给当地百姓更多的灾难。

    而且,有一句话,魏子云没说,这些年曹镇扩兵用兵非常之频繁,导致府库枯竭,前任郡守所积攒的财富已经花进军事这个无底洞七八成了。

    因而,为保障军事用度,除了加征赋税和劳役之外,还有就是默许麾下官兵对征服地的屠杀抢掠。

    为什么?

    这事还是军师韩成夫建议的,主要有两个目的,一则补充军用,毕竟军事开支非常巨大,不论甲胄器械、衣服吃食,要保持数万藩兵精锐的用度,消耗何其可怕。

    二则消灭地方抵抗,就是威慑潜在的叛乱分子,同时还能通过手段直接掠夺,补充军需,或者一旦军事上损失惨重,那么,通过屠城的方式,也能很快重新恢复士气。

    尤其是这种有意的放纵之下,三大藩镇拉锯的地方,早就是尸骨遍地,人烟近无了。

    而关键,为了尽快摆脱巨大的财政压力,就必须消灭其他藩镇,为了消灭这些藩镇,就需要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而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所以就需要主动发起攻击,而用兵消耗又是一个天文数字。

    所以,这就是一个死循环。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附近周边,什么大户地主、寺院主持,都被苛以重税,为什么要盯上魏子云,也是坚信方外人家多积财富,其中尤其以僧侣为最。

    他们可以奢侈到将黄金化为金粉,抄录经书,或粉刷佛像,劝信民募捐。

    这还不算依附于方外之人的佃户、雇农,甚至方外之人本身还要修行,又涉及到了大量的天材地宝,你说你没钱,谁信呢?

    有一说一,魏子云祖传的道观虽说处于洛屿山深处,但这山中也是多良材奇珍,加上百姓开垦,也是自给自足,别看魏子云欠下大户不少银钱,但这山里头,可是富的很。

    尤其是这山,名义上大半也是归拢在道观名下的,真要开了口子,还账真的很快。

    也就是魏子云舍不得,毕竟,靠山吃山。

    只是这些详细的话,魏子云就没必要告诉他了,但看僧人面上勉强挂着的笑容,估计也是猜到了。

    临别之时,僧人似乎有些犹豫,最后说道:“若是道友需要助拳,可知会贫僧一声,这几日,贫僧就在城外的破庙里暂住。”

    魏子云闻言,当即摆摆手,谢绝了对方,这事他不想掺和太多人,毕竟,记忆之中,那长鹤子的霸道,可是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