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天际迷雾 > 第0292章 真假五代砖
    云乙想要联系的家人自然是云画,他老爸还不知道被关在什么地方。

    “你怎么知道蒋老的?”云乙和苏瑾现在可以走出会议室了,在去驾驶室的路上,他好奇地问了一句。

    “蒋老可是考古所的老前辈了,我们广播站曾经采访过他,当然知道了。”苏瑾对于云乙的不认人,并不奇怪,长期不在校的人,能随口说出关于学校的事情,这才是怪事。

    “一会你先给家里打个电话,就说一切都好。”

    “我不想打,打了也没人接。”

    “书记很忙?你妈呢?”

    “他们两个一个比一个忙,我妈要排练、演出,事情并不比我爸少。”

    提起自己的父母,苏瑾一个劲地唠叨,在她看来,自己就是散养的人,所以她跟爷爷关系比较亲密,那会得知爷爷病后恢复需要人参,她才会找到云乙,询问金家的五百年野参之事。

    云乙两人到驾驶室后,被告知每人可用卫星电话通话一分钟时间。

    苏瑾直接给她爷爷打了个电话,只说自己正在崖县玩,顺便问了下爷爷身体的恢复情况,一切安好后,便匆匆挂了电话。

    云乙拨通了云画的电话:“我没事。”

    云画很干脆地回道:“没事就好。”

    “我可能要过两天才能回去。”

    “能回来就好。”

    “你们现在在哪?”

    “在楚姐安排的一个庄园里。”

    “照顾好大家。”

    “放一百个心吧。”

    几句话根本用不了一分钟时间,两人的通话很快结束。苏瑾在一旁带着很神奇的表情,两兄妹之间还能这样说话,大概一人说出第一句的时候,另一人就能猜测到对方此刻的所有情况,简短的对话当中,包含了所有想表达的内容。

    驾驶室里的人,在云乙通话结束后,顺手收走了卫星电话,并没有多讲一句。气氛略有些尴尬,云乙道了声感谢后,拉着苏瑾出来,他准备四处看看。

    “华夏考古”船上有一间考古陈列室,用于展出一些从考古现场发掘出来的物品。云乙和苏瑾走到这间陈列室时,听到里面传来争吵声,跟早上例会时在会议室中相差无几。

    两人好奇地进去,想看看此刻他们又在争吵着什么。

    “这就是一块地契砖,有什么好争论的。这买卖的还不是人住的宅基地,而是阴间宅邸,为的是让地府的各路鬼魅魍魉不要侵扰死者。”

    “各地出土的地契砖,可不是这个样式的,多有田土界限以及购买日期,这上面只画了两幅图,什么文字都没有,怎么就能认定是地契砖呢?”

    “你那是以陆地思维为出发点,才得出这样的结论,要知道,这块砖可是在一个海底墓中被发掘出来的,就不能站在渔民的立场吗?”

    “哈哈,渔民的立场,渔民就不是人了,就不需要遵守契约精神了。”

    “你看你,契约精神都出来了,知道啥是契约精神吗,是从哪里来的,又讲的什么?”

    云乙听的热闹,这些人一开始还好好地讨论着一块砖,到最后竟互相抨击其各自所信奉的价值取向来了。

    这都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云乙心中非常好奇。正巧,他看到巫璞存走进来,忙将他拉到一旁,询问起这艘考古船的船员构成。

    一番了解之下,云乙才有了大概的印象。国内开设考古学专业的高等院校并不多,这是一个偏冷门的科系,主要是因为不像经济学或计算机等热门专业,能用到的地方也多。考古学出来的学生,要不去博物馆、要不去拍卖公司,亲自上手进行田野考古的,其实很少。

    目前的考古系,呈现的是北城大学一枝独大,而后其余各老牌大学诸侯割据的局面,各院校侧重面不同,比如吉大专攻体质人类学以及边疆考古学,而云乙所在的宁大,则是唯一一家开了文物鉴定专业的学校。

    除了这些高等院校,各省市也有各自的考古研究所,同样有大拿坐镇,一些不喜欢学校偏学术环境的,都会选择进各式各样的研究所。一个重理论,一个重实践,所以就有了争论。

    这一次的联合考古行动,由社科院考古所牵头,毛志义作为负责人,召集了全国各地海洋考古领域的各类专家,主要目标是传说中的鲛人墓。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海底墓考察项目,刚才大家在争论的那块地契砖,就是前段时间,从一处海底墓中发掘出来的。

    鲛人墓是这一次联合考古行动的最后一个目标,一旦候选的五处地方探测完毕,就要按照原定计划,原路返回,他们已经出海一月有余,是该到了回家的日子。

    巫璞存是毛志义的学生,这次毛教授带了三名得意门生,参与到这次联合考古行动中来。

    了解了这些内容之后,云乙走到那块砖跟前,跟了一句:“能让我上手看看吗?”

    云乙是一张陌生面孔,船员们共同生活了一个多月时间,自然相互熟识,即便因为心高气傲而记不得别人的名字,那张脸总不会忘记。方才大家在会议室里就看到了云乙二人,没曾想竟然跟到陈列室来了。

    “你是谁?你懂考古吗?”一位比云乙大不了几岁的年轻人,不屑地说道,在船上待了一个多月,大家的脾气似乎都不太好。

    “不懂。”云乙很干脆地回答道,就考古来说,他这个人才是一件活灵活现的老古董。

    “不懂你瞎掺和什么。”那年轻人没了兴趣,跟一个不是本专业的人讲话,完全是对牛弹琴,隔行如隔山并不是一句玩笑话。

    其他人见状,也没空理会圈外人士。倒是其中一位老人突然开口:“这位同学,你看的有些面熟,是宁大的?”

    这句话并不是对云乙说的,而是询问云乙身边,一直没怎么开口说话的苏瑾,问话的正是宁大考古系的蒋作良蒋老,苏瑾曾采访过他一回。

    “蒋老师好,我是宁大的,不知道您还记不记得,我曾经采访过您。”苏瑾能够看到这些人对他两的不理不睬,这时候拉近同蒋作良的关系,还能融入到人群中,毕竟按照毛志义的说法,他们还需要在船上待几天时间。

    “怪不得看的面熟,我想起来了,你是校广播站的,我记得你还有个搭档来着,怎么没见到她人?”蒋作良的记忆力很好,苏瑾这么一说,他就想起眼前这人是谁。

    “我和同学们一起出来玩的,一不小心和他们走散了,然后在海上飘荡,遇见了你们。”苏瑾轻描淡写道。

    蒋作良这人也是心大,根本没有去琢磨苏瑾话中的意思,他现在脑海里只有这块砖:“小伙子,你也是宁大的?刚听你说想上手看看,平时对古玩这一块有兴趣吗?”

    “略有兴趣,没事也会去跑下古玩市场,现在还是学习阶段。”云乙这话也没什么错,每个人对于古玩多多少少会有些兴趣,更别说他的空间里还收集了很多前朝文物,另外上次秦岭之行得到的青铜鼎,里面可还有不少未曾整理的宝贝。

    蒋作良一时起了考校的心思,就让云乙上手一下,看看能说出什么道道来。众人一看蒋老都发话了,便没有冷言冷语相待,蒋老的面子还是要照顾一下的。

    别人心里怎么想,云乙根本就不在乎,想要看一眼这块砖,不过是想找件事情来做,不然的话,光在甲板上游荡,总会厌烦。

    砖长二十多厘米,宽十几厘米,厚两厘米左右,灰黑陶材质,上有一些笔画简单的浮雕,看不出具体含义。

    云乙将其拿在手上,掂量了一下,第一个感觉是重量不对,不应该这么轻。他用金手指感受了一下,果然发现了蹊跷之处。这是一块空心砖,里面似乎藏有什么东西,而且这砖的年份并不会太久远,很可能有过旧化处理。

    “这大概是民国时期的一块砖,至于是不是地契砖,我不太清楚。”云乙将自己的判断说了一下。

    “民国砖,怎么可能,你会不会看?这明明是唐五代的东西,这两者相差了上千年,你确定看仔细了吗?”方才一直咋呼的年轻人,忍不住喊了出来,砖块的断代是大家一致推断出来的,虽然还没有送入实验室,进行最终年份鉴定,但凭借几位鉴定前辈的信誉,这年代上应该不会有错,即便有错,也不可能错的这么离谱。

    “砖确实是民国的东西,而且我认为这很可能不是一块地契砖。你们可以试试它的重量,其实这砖是空心的,里面应该藏了什么东西。”云乙很自信地说道。

    这话一说完,旁边的人都开始叽叽喳喳起来,空心砖里藏宝贝,这样的事情,他们还是头一次听说,众人的好奇心一下被激起,纷纷看向蒋老,陈列室的所有人当中,蒋作良是资历最老的。

    还没等他开口说话,云乙便蹲了下去,将手上的砖,往地上这么一磕,被众人鉴定为“五代砖”的文物,就这样碎成了好几块。

    大家刚准备齐声讨伐,就发现碎裂的砖块中,掉出一个用油布包裹的小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