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夙愿:王妃重生归来 > 第四十三章
    安国公绷紧嘴角,狠狠一拍雕花桌案,暴怒道:“这个混账!”

    傅凌云吓了一跳,安国公的神色瞬间从暴戾化作温柔,他连忙问:“吓着你了?可有不舒服?”

    傅凌云拍拍胸口,却担忧地说道:“我倒是没事,就是国公爷别气着了。这婚礼一个月要办起来倒不是多难,就怕外面人猜测说闲话,办这么急,定是出了事,咱们家的嘉妹和三弟、四弟还没说人家呢。”

    安国公一把将傅凌云抱起,轻轻放到炕上,声音温润如水:“你休息休息,别想太多,这事交给我,你只管等结果便是。”

    傅凌云点点头,听出他声音里压抑着怒火,安国公交代丫鬟好好照顾傅凌云,随后大步流星地出去了,傅凌云等他出了门,赶紧穿好鞋起身,跟着出了二门,刚到书房门口便看见淳于沛咬着牙被摁在条凳上挨打,裤子上血淋淋的。

    安国公冷着脸站在他身前,恨铁不成钢地问:“你可长记性了,还任性不?”

    淳于沛咬着牙说道:“大哥,我做的事我负责,这是我跟聂表妹之间的事,你别管!”

    安国公冷笑道:“你跟她之间的事?有本事你别姓淳于啊,这事就牵连不到淳于家,你知道你现在干的事足以让宗祠给你除名吗?淳于沛,你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地成长为男子汉,成长为个有担当的男人!”

    淳于沛被质疑不是个男人,心里的火猛地蹿上来,恶狠狠地说道:“我知道你们都看不起我是个文人!我说过要娶她,我这不是担当是什么?”

    安国公对淳于沛失望极了,一个真正有担当的人不是在任性地犯错后去拿全族人的名声弥补,淳于沛为了自个儿的一己之私便罔顾家族,他不明白怎么会教出这样的弟弟来,明明淳于海和淳于涵都不是这样的人。

    淳于沛眼底陡然划过恨意,凭什么安国公永远高高在上地俯视他?要不是淳于湛是安国公,那么,他从小喜欢的聂曼君也不会永远把视线放在淳于湛的身上!所以,该是安国公的东西,他都必须抢过来,包括这个爵位,将来他会成为俯视淳于湛的那个人!

    傅凌云静静地捂嘴观看院子里的两人,淳于沛眼底的恨意自然没能逃过她的眼睛,而她更在意的是安国公身上浓浓的哀伤。

    为了安国公的安全,为了这个家不闹到家破人亡的地步,傅凌云仍旧选择让安国公痛苦地面对淳于沛的变化。她陪着他一起痛。

    安国公让人把淳于沛扶回房间,挥挥手让人都退下去,一个人背手望着天上的月亮,整个人显得无比落寞。

    傅凌云心一抽,走进灯火通明的书房院子,无声地握住安国公的手,柔声道:“国公爷,我会一直陪着你的。这次的难关我们也会过去的。”

    安国公怔了半晌,心中无比熨帖,心头的火气一下子消散不少,搂住傅凌云的肩膀,说道:“凌云,还好有你在。”随后拧着眉心,淡声说道:“等二弟成家后就让他搬出去住吧,二弟不是个省心的,聂表妹也不是省油的灯,我可舍不得让你受他两人的磋磨。”

    顿了顿,他又自嘲地笑道:“我都是个没爹娘的孩子,哪里管的来二弟。”

    言罢,他摸了摸傅凌云的肚子,眼中有些挫败,接着落寞地说道:“不知将来咱们的儿子会不会也被我教坏了。”

    这几句话里的心酸无奈让傅凌云的心纠结成一团,她也只能紧紧抱住这个男人,坚定地告诉他:“国公爷一定会是个最好的父亲,咱们儿子也会乖巧孝顺的。”

    安国公忍不住唇角勾起,说道:“你怎么确定是个儿子?”

    傅凌云想着淳于蘅胖嘟嘟的脸蛋,肯定地说道:“这一胎肯定是个儿子,以后还会有个女儿,我有一天在梦里梦见的。所以,国公爷要早些给儿子想个好听的名字。”

    话题一岔开,安国公的心情稍微排解,和傅凌云讨论给儿子起个什么名字好。

    最终,安国公决定听从贤妃的意见,决定在一月内走完六礼,把聂曼君娶回淳于家。

    翌日,傅凌云一大早主事,让库房管事以最快的速度准备一份聘礼出来。

    上午,皇帝的圣旨到了安国公府,傅凌云赶紧找人把淳于沛和安国公都叫回府,圣旨里说,素闻淳于沛有才子之名,前些日子读了淳于沛的诗“朕心甚悦”,夸赞一通,然后封了淳于沛一个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

    这是破格提拔,因为淳于沛只有个举人功名,今春加开恩科,他能力不足并未下场考试,自然没有进士的品阶。举人可授吏,不可授官,直接给他个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于规矩是不合的,但皇帝就是王法,他说合规矩就是合规矩。

    傅凌云叹口气,淳于沛老想着安国公抢了他应该有的爵位,但却从未思考过,他在安国公爵位的荫蔽下,拿的好处比他自个儿当安国公绝对多得多。他也不想想,一旦这爵位到了他手上,安远大军就要易姓,国公的爵位不过是个空壳子,怕是那时候敢踩他的人更多前世不就这样,一个小小的奸臣张回峰就能骑在他的头上,让他弓腰哈背跟个哈巴狗似的。

    安国公亲自送走那传旨的太监,淳于沛从地上爬起来,拱手笑道:“大嫂,以后还请大嫂娘家的四叔叔多多照顾弟弟,以后咱们就是同僚了。”

    傅凌云一愣,这才记起来她四叔傅四老爷也是在翰林院里,她神色如常地笑道:“应该的。”不过,淳于沛脸上的表情却有些倨傲。

    傅凌云也不生气,淳于沛碰几回壁就知道官场的厉害了。

    淳于沛对于聂姑妈给他讨官职的事一点不觉得羞耻,世家的子弟哪个不是靠祖荫风风光光,安国公淳于湛不就是沾了老祖宗的光吗?

    下午,安国公和傅凌云亲自带媒人到聂府提亲,傅凌云先去看望聂曼君。

    聂曼君不愧是个水做的人儿,两只眼睛哭成水泡,肿的似俩核桃,傅凌云进来时她还在流泪,形销骨立,瘦弱得彷如一阵风吹来就飞上天了。

    聂姑妈心疼地为聂曼君擦干泪水,对惊讶的傅凌云解释道:“原还好好的,前儿个诊出有身孕,便是这副模样,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沛儿了。”

    傅凌云木着脸坐在圆凳上,尽力装作因吃惊而呆怔的模样。

    半晌后,傅凌云气愤地说道:“难怪连贤妃娘娘都急着让他们定亲,二弟这是毁了聂姑娘一辈子啊!回去后定会让我们国公爷好好教训他!这个混账!”

    聂姑妈不说话,她的确是这么想的,最好狠狠揍一顿淳于沛。

    宁嬷嬷眼珠子转了转,讪讪地说道:“不过,今儿听说二表少爷封了朝廷命官,这朝廷命官是不能打的吧。”

    傅凌云撩了宁嬷嬷一眼,眼底划过嘲讽,面上却遗憾地摇了摇头。

    聂姑妈的脸色顿时不好看了,瞪了眼宁嬷嬷,宁嬷嬷脑袋深深垂下。

    这时候,聂曼君幽幽地开口,边哭边说道:“她们要让我沉塘……”

    宁嬷嬷赶忙捂住聂曼君的嘴巴,聂姑妈紧张地安慰道:“没有,没有,曼君你别怕,没人让你沉塘,我把她们打跑了。”

    安慰了一会儿,聂曼君才渐渐睡过去。

    看过聂曼君,确定聂曼君暂时死不了,傅凌云和聂姑妈回到客厅里,聂老夫人,也就是侯夫人亲自招待,两家顺利换完庚帖,其他的一切从简,婚期定在一月后。

    聂姑妈松口气,转眼瞥见聂府的孙子们来见礼,看见她俩庶子也在列,一时计上心头,等孙辈们退下去,聂姑妈笑盈盈地说道:“说来,曼君嫁到国公府也是亲上加亲了,我想着,倒不如再来个喜上添喜如何?”

    傅凌云疑惑地颦眉,电光火石间想到刚才那俩庶子的身影,顿时明白聂姑妈的打算,一股怒气涌上心头。

    聂老夫人本就觉得自家对不住淳于家,聂姑妈是个不靠谱的,闻言,她怕聂姑妈再使幺蛾子,低声斥责道:“行了,今儿说的是曼君的事,你别多话。”

    聂姑妈当作没听见,兀自说道:“择日不如撞日,我今儿正好也跟你们家提亲,一直以来我都把嘉儿当作亲生女儿看待,若是她能陪我一辈子就更好了,正巧,我还有俩儿子,大的十六,正好和嘉儿相配,不如就把嘉儿许给我做儿媳妇……”

    聂姑妈话未说完,傅凌云猛地挺着肚子起身,愤愤地看了眼聂姑妈,恭敬地对聂老夫人说道:“聂老夫人,晚辈肚子不舒服,先行告辞!”

    言罢,她捏着聂曼君的庚帖,头也不回地出去了。

    聂姑妈身躯一震,看来这事儿是没戏了。

    淳于嘉听说二哥要成亲,跑来问傅凌云,傅凌云轻声道:“你二哥太会闯祸了,像个任性叛逆的孩子,一个月后成亲,希望他能快点成长,我和你大哥决定让他带着聂姑娘住到外面去,一来呢,他和聂姑娘新婚夫妻自在些,二来呢,成家立业,早点自立,才能早点自强。”

    淳于嘉一呆,想了想,有些不舍地说道:“虽然二哥平常对我不好,恶巴巴的,但是,我们毕竟在一起生活了十几年,想到他要走了,我心里还是很难过。”

    傅凌云点了点头,淳于嘉又道:“思来想去,他和聂表姐一样爱折腾,还是住出去,我们能清净点。”

    傅凌云就刮了刮她的鼻子。

    这个事自然是要淳于家四兄弟商量的,到晚上,一家人吃饭时,傅凌云在安国公的示意下又把话说一遍。

    淳于海和淳于涵两人互相对视一眼,保持沉默。

    淳于沛眼底闪过阴霾,沉着眉眼说道:“大哥,这是你的决定,还是单单大嫂的决定?”

    安国公坐在那里就像一座威严的佛像,神圣而不可侵犯,他温和地开口说道:“是我的决定,我跟你大嫂提过几次,你大嫂怕你小,经营不了一个家,不过想想,你现在都是朝廷命官了,家也要成了,业也立了,是个大人了。二弟,大哥希望看到你的成长,你真的太不成熟了。不过,你放心,即便你搬出去住了,你还是我们这个家的一份子,我们四兄弟要一直相扶相携。三弟和四弟将来也会比照这个来。”

    淳于海和淳于涵不禁都露出恋恋不舍的神情。

    淳于沛连连冷笑,起身说道:“哼,我知道大哥看我不顺眼,动辄打骂,想把我赶出去!”

    淳于嘉气愤地喊道:“二哥!你怎么可以这样说!明明是你做错了,大哥才打你的!”

    安国公狠狠一拍雕花桌案,威严地说道:“动辄打骂?我当你亲弟弟才会严格地教导你,以前你身子骨弱,人乖巧,偶尔犯错我舍不得打你,但你问问三弟和四弟,他们可没少挨我的打!现在呢,你自个儿摸良心问问,你做的那些事混账不混账,我口头提醒你,你当作耳边风,我实在是不知道怎么管教你,才会打你让你长记性,到头来,道理你没记到心里去,倒是怨怪上我了。我现在明着告诉你,就是你做的事情太混账,牵连我们整个淳于家族的名声,我才会想到让你住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