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道尊青云子 > 第56章 道士皇帝
    正德十六年(1521年),武宗驾崩,死后无嗣,其生母张太后与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

    1521年4月22日,一支浩浩荡荡的使团从BJ起程,其中有主持礼节的负责人代表,明皇室的本族亲戚代表,以及明王朝的大臣代表,跋山渡水的前去湖北,去颁布诏令,迎接14岁的朱厚熜。

    对于嘉靖是否算明君,自古以来就有比较大的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嘉靖绝对是一个狂热的道士!

    朱厚熜从小身材荏弱,常常抱病,尤其是当初说的气喘分外锋利,略微遇到风寒就咳嗽不息,而玄门传扬的恰是修身健体,长生不老,这关于一个长年抱病的人来说的确是救命稻草了。

    朱厚熜幼时就聪敏过人,他父亲教他读诗几次后就能准确背诵。稍大以后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古籍。

    朱厚熜即位之初,通过大礼议逐步掌握皇权。在位早期,他英明苛察,严以驭官、宽以治民、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史称“嘉靖新政”。

    明世宗继位,就厘清明武宗在位时期的一系列弊政。

    重新录用正德年间因为直言进谏而获罪不用的诸臣,将明年的田租减半,自正德十五年以前未交的赋税尽数豁免。

    正德十六年(1521年)五月,罢大理银矿。于同月诛杀钱宁,六月诛杀江彬。释放内苑的珍禽异兽,令之后不得进献

    政治上,明世宗继位后勤于政务,整顿朝纲,推行新政。

    裁抑司礼监的权力,撤废镇守太监,严肃监察制度,严分厂卫与法司职权。

    重视任用张璁、夏言等贤臣,他吸取了前朝宦官当权乱政的教训,对宦官严加管束,中央集权得到复兴和加强,使朝政为之一新。

    明世宗也比较注意以人品和才干选拔官员。

    他多次降旨,要两京大臣、科道及在外抚按官询访贤才。

    明世宗表示:“如果有才识优异堪当重任的,应当不拘资格,从公举荐,吏部如果遇到空缺,也应当酌情简用,不许避嫌推托。”

    经济上,明世宗严惩贪赃枉法,勘查皇庄和勋戚庄园,还田于民。

    明朝从弘治到正德,间或有人提到土地失额的严重性,但尚未引起朝野普遍的注意和讨论。

    嘉靖八年(1529年),霍韬奉命修会典。他指出,从洪武到弘治,天下田亩已减强半。

    嘉靖时期,在一些地区不同程度地实行了赋役制度改革。

    嘉靖九年(1530年),桂萼在入参机务期间,曾上疏建策清查新增田地及编审徭役。

    明世宗批准施行。

    这次改革,因次年桂萼因病乞休归里而未能进一步展开。

    文化上,明世宗即位后马上整肃科举制度,来确保选举的良性发展;倡行三途并用,激励士气;整顿学政,来强化学校的教育功能。

    改正孔子称号和典祀。

    明世宗执政前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文化和科技空前繁荣,优秀文学作品和杰出人物大量涌现。

    后期崇信道教、宠信严嵩等奸臣,导致朝政腐败。

    方士、道士们利用明世宗梦想长生不死和灵瑞现象的迷信,屡行诈骗之术,愚弄明世宗,使每年不断修设斋醮,造成巨大的靡费。

    明世宗一改佛、道兼崇的习惯,而专奉道教,压制佛教。

    他对道教的崇信主要是迷信其斋醮方术,同时为了神化自己,他还为自己和父母加封道号。

    斋醮的内容自祈雨雪、禳旱涝、祛病除灾以至求嗣延年,抗倭御虏几乎无所不有。

    他还赐给入直大臣道教冠服,百官斋醮时,派御史纠仪,派亲信察其不虔者。

    世宗对道教方术十分迷信,道士邵元节、陶仲文皆以祈禳祓除获幸,宠遇不衰。

    自号“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玄真君”,

    后加号“九天弘教普济生灵掌阴阳功过大道思仁紫极仙翁—阳真人元虚玄应开化伏魔忠孝帝君”,

    再加号“太上大罗天仙总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

    在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的“壬寅宫变”中几乎死于宫女之手,此后长期不理朝政,迷信方士、浪费民力,最终激起民变。

    同时蒙古俺答汗长年寇边,甚至于嘉靖二十九年兵临BJ城下,史称“庚戌之变”,明王朝的腐败军队根本挡不住蒙古骑兵。

    倭寇也侵略东南沿海。

    “南倭北虏”始终困扰着嘉靖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