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玉暖生香草木荣 > 分卷阅读2
    心,只不过如今的闽南府君把县令出缺一事直接连着海盗一起写了折子呈上来。

    那天圣上也不过随口问了一句吏部可有合适人选,哪知道吏部尚书曹文直那个直肠子,当庭来了句暂无。

    当时昭和殿里气氛那叫一个尴尬,还是宁王说了句,“新科进士皆是有识之士,相信曹大人过两日定会找到合适的人选”,这才缓解了尴尬。

    只不过此事今上还是上心了,这几日催了曹文直好几次。

    其实按常理,县令出缺,由县丞接任便可,只不过,出事的海清县,老百姓倒是没什么,县衙的人就有点背,当官的几个几乎死光了,如今就剩一个师爷带着几个捕头撑门面。

    要是朝廷派不出人,恐怕只有从临县调人,只如今的府君是个优柔寡断的性子,当初也是受了同僚排挤才被派去,守成尚可决断不足,这才上了折子跟上头讨主意。

    丞相气的就是杨家此举,分明就是为了躲这么一桩婚事,而且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除了杨晧本人,杨家余下人等一丝动静也无,等他反应过来,吏部的文书都下了。

    这是什么行为?他的女儿难道比海盗还可怕不成?

    明明他早就暗地里跟杨家人示意结亲,到头来他们居然这般落他面子。只这事他却懒得与邹尚书言明,如今见邹用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更觉烦躁,随意挥了挥手:“罢了,此事你也休要再提!“

    邹大人打了个哆嗦,‘这事’指的是丞相属意端王还是杨家拒了亲事?他看看丞相脸色,得了,无论哪件事他都不敢说呀!

    一时小心翼翼回话:“是是,下官自是晓得此间利害,大人放心,此事下官一定烂在肚子里。”邹大人当日直到踏进家门才觉得自己重新活过来了。

    杨晧在闽南走马上任,那么个烂摊子他接得倒是毫无压力。

    毕竟背靠大树好乘凉,杨家再不济,这点人手还是有的,更何况贾家也拿他当个外门子弟,虽说远水解不了近渴,但贾家的门生总还是有那么一两个跟闽南沾了点边,多少给他提供了些助力。

    就这么着,杨县令在海清当了两年县令,跟海盗打了不少次交道,从一开始的愣头青,慢慢成了老油子。

    后来闽南府君任期一到就拼命上折子夸杨晧,说的那叫一个天上有地下无,万年难遇的奇才,说白了其实就是:看看,我后继有人,我可以走了吧,快让我走吧,我真的一点儿都不想连任。

    宁王去吏部的时候正巧看见这道官员绩效考评的折子,想起杨晧这个人,转头又去御前求了封圣旨,于是杨县令一跃成了杨府君。

    说到这儿,还有桩趣事,杨府君正是在海清县认识了府君夫人。这位夫人只是个商户女,姓李,李家做的是小本生意只不过李老爷原先是走镖的,手底下也养了几个人,当初海盗来袭就是这位李老爷带着手下人护着老百姓及时撤离。

    只不过听说他与前任县令不怎么对付,所以跑的时候根本没想起来提醒那几个当官的跑路,这么说起来他倒成了杨晧当上县令的间接因素。

    杨晧到了海清县一打听就知道了李老爷这么个人,倒是颇为佩服他护着百姓的行为。

    说来杨晧自小学问不错,只这性子被杨母教得实在有些不讨喜,言语之间透出几分责怪李老爷没提醒前任县令,间接导致他身亡的意思来,于是李家人也有些不待见他了。

    李家这姑娘,当时不过十四,尚未及笄又是家中独苗,平日里被家里人宠着,有几分拳脚功夫,一帮师兄弟们又护短。当时心里有气,私下里便使了几次手段捉弄杨县令。

    杨晧只是性子直了些,并不傻,知道小姑娘有意捉弄他,到底是少年心性,居然一一化解了,是不是还反击一下。一来二去的,这两人反倒看对眼了。

    杨晧这次聪明了,没跟杨老爷说实话,模棱两可糊弄过去,倒是跟杨母交代了。

    杨母当年嫁入杨家并不情愿,如今儿子有了心上人又两情相悦,只觉得自己的遗憾决不能延续到爱子身上。

    哦,你说杨母难道不担心这女子的出身?她可不在意,只要她儿子看上的,那肯定都好。

    于是写了信去贾家,由贾家人出面提亲,杨母只跟杨老爷借口去看看儿子说的这个心上人便赶着去看儿媳妇。小两口在海清就将婚事办了,杨母回家只跟杨老爷交代了八个字:人品甚佳,婚事已成。

    杨老爷一口气憋在嗓子眼,一甩袖子去找他新纳的第十五房小妾去了。毕竟,杨家未来还要靠这个儿子,再气能怎么办,忍呗……

    李姑娘倒还真是旺夫,刚嫁了没两月,杨晧就升官了,二十出头的府君,杨晧恐怕还是离国头一个。

    就是李老爷有些可惜,年轻时走镖大大小小受过不少伤,老来得女如今旧伤复发,只来得及给外孙女过了周岁就撒手人寰。

    李母当年坐月子时落下的病根,如今眼见丈夫去了,竟然一病不起,不出一年也跟着去了。

    李姑娘,哦,如今该称府君夫人,点了点二老的财产便要分给几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