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羽林 > 分卷阅读14
    远处望见贺岳后,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近到贺岳眼前。“民女见过少帅。”楚汐行礼,“您来的正好,昨天已将解药配好,我正准备今日送到军中。”

    “多谢楚大夫。”贺岳抱拳回礼。“想不到中平山中竟有这般别致的野墅,楚大夫确实品味不凡。”

    “少帅见笑了,只是经常在山中采药,便慢慢修了歇脚的屋子。几经修缮后便成了现在的模样。”

    “楚大夫平常一人住在这山中?”

    “对。我以前跟着师父在怀朔镇上住,后来师父喜欢云游四海,五年前我才搬到山里来的。”

    二人寒暄了几句后,楚汐请贺岳进屋喝茶。

    “军务繁忙,弟兄们还等着解毒。我这就带上解药回去。”贺岳道。

    “少帅请稍候,我这便取来。”楚汐转身进屋。

    贺岳独自站在园中,感觉置身于另一个世界。时值深秋时节,虽然山下已经寒意逼人,但这院子所处之地正好在两片山脉相交的低谷处。气流行至此地在上空交汇,烟波苍茫,气温因此常年不低不高,清爽宜人。院中植物更是开的灿烂,丝毫不见颓相。

    正当贺岳感叹这迷人景色时,楚汐已将一篮包好的草药递到贺岳手中:“煎服之法我已写在纸上,和草药同在篮中。请少帅交与许大人过目,他一看便知。”

    说到这里,他也想不出还有什么话可以说,因此两人都默然起来。楚汐低着头只管扳弄着那把扇炉子的蒲扇。半晌,她觉得像这样面对面站在院子中,又一句话也不说,实在不太妥当。因见那煤球炉子已经生好了,便俯身端起来,向贺岳笑了笑,“少帅,我进去煎药了。”

    贺岳点头后转身离去,走至院门前突然停了下来,转身快步回到楚汐跟前,从怀中掏出一块金牌:“楚大夫,这块金牌请你收下。”他递到楚汐面前的这块金牌,上面刻着“羽林”二字,阳光下闪闪发亮。

    “少帅这是何意?”楚汐望着金牌,一脸疑惑。

    “楚大夫,此金牌跟随我多年,是圣上御赐之物。从今日开始,请不要再下山。若能御敌成功,我自当亲自上门迎你回怀朔喝庆功酒。若是,怀朔不幸城破。请您拿着金牌至洛阳城贺府告知家母。”

    不等楚汐张口,贺岳将金牌塞至她手中,转身跑出院门,策马回城。

    兵法云:“守城之道,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攻也。”可是,贺岳现在能有什么可以恃的呢?粮草不济、军心浮动。

    “我记得当年你负责过京城西门的城防器械修造,当时圣上非常满意。”贺岳找来独孤信。

    “是。难度不大。”

    “目前的形势,你有何看法?”

    “少帅。城中缺少重型城防器械。如今贼军势大,我军必须加紧修造巨型弩机和石炮车方能增加胜算。”孤独信道。

    独孤信不仅武艺高强,更深通器械之道。贺仲经常当着贺家两兄弟的面夸赞独孤信。每每看到这个俊朗非凡的羽林少年,他都想起曾经威震疆场的老部下-------独孤信的父亲,独孤寒。在贺岳的眼中,独孤叔叔是个无所不能的厉害人物,自己的箭术便是从小由他□□。只可惜十年前洛阳爆发内乱,亲王之中有人秘谋造反,带兵连夜攻打皇城。独孤叔叔在作战中为保护父帅牺牲。

    “我也想到了。但凡需要任何人力、器材、工匠等,你皆可尽数选之。”

    “诺!”

    “对了,以后没有外人在的时候,不必拘礼。”

    “谢少帅!我随身携带了器械制造的图谱,这是我们独孤家多年积累的心血。”独孤信答应后,“有趣的是,怀朔城楼的型制和图谱中的器械刚好匹配。”

    “匹配?”贺岳低下头,盯着独孤信拿来的泛黄的羊皮纸,尽管也不知自己想看出什么。毕竟他不懂器械的分解图,不懂修造之术。

    “我说它们匹配是指器械与城楼的构造刚好吻合,可将武器的效力发挥至最大。你不用看那些分解图,光看整体图就好了。”独孤信道。

    贺岳听后立即把器械图放到城防图上进行对比,果然尺寸搭配的严丝合缝。他惊道:“独孤叔叔当年绘制此图时,难道是以这怀朔镇为样本的吗?”

    “这个他从未提起过。只是告诉我,任何城防器械都不能千篇一律,应该因地制宜,配合城楼的构造特点,方能发挥最强战力。六镇一带的城楼风格和特点与京城千差万别,想必家父对这一带的城楼应该非常熟悉。”独孤信说道,“只是,我不懂如何组合。”

    “不懂组合?就像当年咱们城防营那个校尉?”贺岳打趣道。他想缓解一下刚才有些紧张的气氛。当年他与独孤信曾一同在城防营挂职,城防长是个略显粗心的人,经常丢三落四。有一次贺仲检阅城防营,发现他竟然一身盔甲穿戴的牛头不对马嘴,便训斥于他。他感到委曲,解释道:“末将以前在地方守军当差,对待军容仪表一向不甚重视,其实,我不懂如何组合这些麻烦的穿戴之物……”

    “京城之地,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