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穿成火葬场在逃公主 > 分卷阅读16
    物,加上这封信,足够博得颍川章将军的信任,调动驻军。天黑之前,带不回十万水师,你就不用回来了。我愿投身江水,同新洲共存亡。”

    她在出发之前,便找穆杳要了这封亲笔信,在信内附上自己的来意,以防万一,可调兵遣将,和利用沈杉的招数一般无二。

    陶姈不是没想到直接找陶南州要兵,可是,她到底坦白过早,陶南州恐难轻易应下此事。

    然救灾之事,容不得意外,更容不得拖延犹豫。

    是故,不得不先斩后奏。

    她顾不了那么多了。

    敛影见此也无法。

    “婢子势必完成公主的任务。”

    陶姈喂了她一剂定心丸。

    “所有罪责,我一力承担。哪怕我死,也不会让刀落到你的项上。”

    敛影再次叩首。

    “公主言重了,公主千金之躯,敛影死不足惜。敛影定会带回水师,还望公主保重。”

    敛影乘小船与陶姈分道扬镳。

    大船不停地前进,江面上却依然见不到一个活物,见不到建筑,只有几棵高大的树木还剩下树梢浮在水面上。

    新洲江中用来测水位的巨型石尺,一夜之间,已经看不到了。

    昨夜暴雨,新洲三湖决堤,一夜水涨数十尺,直至吞没新洲城。

    然而,自新洲后势态更猛的水灾,还远没有结束。

    今日之后,新洲及其周边三十七府县继续降雨,届时霪雨如注,三月不歇,千里之内,俱成陆海,这也是她逼迫敛影在天黑之前带回十万兵马的原因了。

    大船行入新洲城附近,满目都是凄凉,水面浮尸不绝,妻泣子号,哭声不绝于耳。

    有百姓自发组织的一些小型的救灾船只在水面上来来往往,打捞起仍旧活着的人。

    至于那些肿胀的尸体,就无人问津了。

    陶姈的船在此时就显得太大了,裹得严严实实的陶姈站在船头,水中漂浮着的百姓们就把期望的目光投在了她的身上。

    “小姐,救救我们的孩子吧!”

    “救救我们!”

    “救救我们吧!”

    陶姈放出备用的小船,救了些活人上来。船舱里的太医们也出来了,他们都裹得严严实实。

    大灾以后,必有大疫,不得不防。

    救下了一些人,陶姈才有空问。

    “官府的人呢?他们并未组织人前来救灾吗?”

    得救的百姓顿时落泪。

    “说来真是唏嘘,官府正在三湖决堤的洪口,当夜便被洪水冲走了,据说还在尽力抢救,他们管自己都来不及,谁来管我们这些小老百姓的死活?”

    陶姈眼前一黑。

    一个老妇人叹了口气。

    “贵人,把我们送到城南的隆山上吧,那儿还没有被淹,等过两天水退了,我们自己就回去了。”

    陶姈不忍心告诉她们。

    这水,退不了。

    “公主,那我们去隆山?”

    掌舵的轻声问了句。

    这百十来里,除了水,就只能瞅见个山了。

    被救上来的人都惊了,他们左右相拥而泣,跪在地上拼命地磕头。

    “原来是公主殿下!”

    “公主来救我们了!”

    “殿下来了,我们有救了!”

    水里水上,四面八方的人见此都望了过来,自发地跟在了陶姈的船只后面。

    陶姈回首望着这群对她怀抱着希望的人,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她要如何才能救他们,他们把她当做绝境里的最后的一根稻草,她要如何才不会辜负他们的期望。

    天灾面前,人如此渺小。

    陶姈的船行至隆山周边,前方的水面上竟被无数大大小小的船只堵住了,水泄不通。

    船上有人大声喊。

    “公主,公主在这里,快让开一条路,让公主进去!”

    就这样,水面上瞬间给陶姈让出了一条路。

    一个两三岁的小女孩穿着湿漉漉的衣服坐在浮板上,她的母亲在她身后的水里扶着她。

    小女孩呆呆地问她。

    “你真的是公主吗?”

    陶姈站在小船上,从怀里掏出自己的令牌,弯腰递给小女孩看。

    “我真的是公主,怀仁公主。”

    小女孩看令牌金灿灿的,自己手脏脏的,不敢伸手去碰。

    她盯着陶姈露在外头的一双眼睛。

    “可是,我们只有一个五仁公主啊。而且,你好像仙女啊!”

    陶姈轻笑,摸了下小姑娘的头发。

    “我不是仙女,我就是那个五仁公主。”

    大家不好意思地笑笑。

    小姑娘又慢慢地道。

    “那公主来这里做什么?这里好多水,水很危险,爹爹也在水里不见了,不知道爹爹什么时候能回来,爹爹回来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