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重生之哀家只想躺平 > 分卷阅读17
    后的一排宫女,果然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

    “钰儿,稍后被安排到你宫中的善水是可信的,若是摄政王有什么异心,一定要通知父亲。”

    耳畔响起石禹临在祭坛那日叮嘱她的话。

    石中钰踱步至扶手椅上缓缓而坐,纤纤长指摆弄起龙头扶手嘴上衔着的一串金珠,漫不经心道:“且挨个报上名来给哀家听听。”

    被许公公带进殿内的宫女皆是摸不着头脑,不过太后有令,只好像报菜名一般一个个开始报上名来。

    “奴婢小荷,叩见太后殿下。”

    “奴婢寒露,叩见太后殿下。”

    “奴婢善水,叩见太后殿下。”

    在闻得善水此名时,石中钰拨楞金珠的玉手微微一顿,面色不虞道:“水字和皇上帝号相冲,除去她,其余的留在殿内。”

    名叫善水的小宫女惊讶地抬起头,脱口道:“太后殿下可以给奴婢换个名。”

    见太后明艳的小脸上显露出一丝不满,许公公上前一步,手中佛尘劈头盖脸地朝善水脸上砸去,嘴中训斥道:“还用你一个奴才教殿下办事,拖下去掌嘴。”

    石中钰很是满意许公公的举动,命星蝉取来一把银瓜子,放在许公公手中。

    “咱家谢过太后殿下赏赐。”许公公眉开眼笑,领着办完差事的内监退下。

    待星蝉安置完新来的宫女,为她端来一壶雀舌茶。

    “常嬷嬷可还安分?”石中钰接来茶盏,揭盖闻香。

    好茶!顺远城湄潭所产的雀舌茶,千斤一两,香气芬芳。

    “殿下料事如神,方才奴婢安排新宫女时,常嬷嬷便鬼头鬼脑地探了过来,还向周围宫人询问善水的下落,得知她因得罪娘娘被许公公送去慎刑司,愣了好一会神才灰溜溜地退下去。”

    常嬷嬷已被她差去殿外干杂事,

    “殿下可要寻个借口把常嬷嬷也遣走?”星蝉好奇地问。

    “把她调进内殿伺候。”

    “啊?”星蝉大感惊讶。

    石中钰笑了笑,没有解释,垂头浅饮一口清香的雀舌茶。

    若同时把石家派来的两个探子都撵走,可能会引起石禹临疑心,既然上一世是凤殊影亲手解决了常嬷嬷,那...便不在劳他人之手。

    向两位貔貅藩王讨要纳贡并不顺利。

    瑞王借着今年寿州遭大水的由头,推说盐池被淹,王府里的库银需要清理盐池,若是非要他凑足纳贡,可能接下来的几年都交不上贡盐。

    瑞王这招已不新鲜,七八年前有位铁头御史联手户部推算出瑞王封地的余银,迫使瑞王交上当年的纳贡,紧接着,瑞王就断了供给京城的贡盐,不出三月,京城百姓和文武百官嘴里就淡出了鸟。

    最后先帝不得不向瑞王低头,斩杀带头的御史和户部相关官员,找了个由头退回贡银,才让桌上的饭肴重新有了滋味。

    贤王的回话更是简单粗暴:瑞王不交,本王也有样学样,不交!

    垂拱殿,御书房。

    几位大臣正争论得面红耳赤。

    “瑞王一直想把紧邻寿州的淮河一岸划为封地,依下官之见,用临河一带换取三分之一盐池的治理权,合情合理。”

    “臣附议,临河一岸并无所产,瑞王现在松口,也是忌惮摄政王实力,想要顺水推舟,卖摄政王一个人情。”

    几位大臣点头称是,随即夸赞起摄政王麾下的黑鳞军有多骁勇善战。

    太师椅上的凤殊影不为所动,而是转过头,望向暖阁矮塌上的二人。

    第9章 杀意 他倒要看看这张能言善辩的小嘴,……

    小皇帝正摇头晃脑地默背《古文渊鉴》中的新章节,对面那位粉雕玉琢的小太后,只是目不转睛地盯向手中的话本。

    不知是不是新换的话本不符合这位小太后独特口味,只见她紧拧眉心,明眸呆呆地盯向手中的话本半晌,却未翻动一页。

    “下官觉得用淮州临河一岸换取盐池的作法不妥!”

    见小太后闻得此言后,原本紧拧的眉心骤然一松,晦暗大眼瞬时变得光亮起来,纤纤细指下的话本也终于翻动上一页。

    凤殊影轻轻一笑,转回头看向刚刚出言的兵部尚属:“耿老有何高见?”

    耿尚书名如其名,为人耿直,他几步上前,走至摄政王身侧悬挂的南朝地图,用手指向图中的淮河一带直言:“淮河一岸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一说,淮河水流湍急,此面河岸陡峭,若是端王把此收为封地,再驻兵修城,以河为界,恐怕连最擅长水战的狄将军也将束手无策。”

    众臣看向耿尚书手中的地图,陷入沉思。

    “可端王在奏折内指明,淮河一岸,端王将会用作炼盐场,也方便从河岸把每年的贡盐运至京城。”

    支持换取盐场治理权的参知政事出言驳斥。

    兵部尚属不屑地嗤了一声:“陈参政可知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这句话?淮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