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荧惑守心之岁聿其莫 > 分卷阅读19
    些总角少年,所问之事更是如逗弄小儿。

    对闻四老爷,今上也明目张胆地“送官”,只问“送葬之铎如何处置”,也就是他唱挽歌时手上拿的打节拍唱挽歌的那个乐器铎该如何处置。闻四老爷亲手拿的东西,也是他亲手交归库房的,答“收归库房”官职便可手到擒来,这就是严重放水过个场子,可还是被闻四爷搞砸了。这心智还不如小儿的愣头青张嘴便答,回答“收库”不错,却在后头又加了个“待用”。给谁用?当今天子?皇后?虽然世家对挽歌郎入仕的机会趋之若鹜,恨不得越多越好,但也不能在朝堂之上当众说出来啊!

    当时的政通殿就像开了染料房,满朝文武的脸色红蓝黄绿蓝紫都有,个个都迫切想要跳出来怒斥闻四老爷表忠心,可又碍着闻老太爷那尊惹不起的大佛也在当庭杵着,出声也不是装死也不能,一张张老脸憋得变了色。没等众人有时间想清楚站队,闻老太爷便颤巍巍地亲自拿着手上的笏板上前将闻四老爷打了个满脸桃花开。还是今上让人拉开了闻老太爷,否则闻四老爷怕是要被他活活打死了。最终,与他一道挽歌的小郎们都入仕了,就这位大郎被闲置在家,成了京城世家的笑柄。

    今上煞费苦心也没能把官职送给闻四老爷,幸好闻老太爷子嗣众多,嫡子都有四个,还不至于有“李广难封”的遗憾,对于这仅剩的一个活宝,今上也不找借口了,直接宣上殿令其应题授官,总算顺顺利利地让闻三爷入了仕。只是闻家四老爷过于平庸,当初闻大老爷终日与“杜康”为伍后,闻老太爷完全没有考虑过由他接替兄长出仕振兴家业,而是培植闻三老爷,可闻三老爷因故被先帝禁止入仕后,闻四老爷又废了,闻家也只能靠闻二老爷了。

    闻二老爷不负他老父亲铁口金断的“庸才”之名,纵是背靠长戟高门,也只能混资历升迁,至今只做到五品下的工部郎中,这就是闻老太爷悬车致仕后,闻府中人目前最高品级的官位了。五品的职事官在官员的品阶中虽已属中阶,可比照忠勇侯府的名头就不够看了,在京城这冠盖满京华的世家云集之地根本不值一哂。

    常人以五品为贵是因为从低阶跨入中阶的门槛后,那是因为只要有能力和机缘,再晋身高阶也不无可能,但闻四爷这样仅靠家世荫庇又中年入仕的庸人,中阶也已然到头了。幸而闻府大门上还有忠勇爵府这块匾额撑着,还不至于门庭冷落。忠勇爵府挂的是响当当的世袭罔替招牌,只要家里有嫡子,爵位就丢不了,永远能占据着紧挨皇城正门陵光门的位置。

    闻家后继无人境况堪忧,而街对面的柳家论起惨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个枝繁叶茂又人才辈出的家族曾深沐圣恩又拥戴者众,可谓堂前一呼阶下百诺,未料到其覆灭也仅是朝夕之事。

    要说起来,顷刻间灭家的柳家人丁是真的兴旺,闻家只是闻老太爷一房枝繁叶茂,闻老太爷自己这一辈没有兄弟,而柳家却是房房子嗣昌盛,柳老相爷不说堂表亲,光嫡亲的兄弟就有三人,每个兄弟嫡子就三四个,加上庶出的就更多了,子孙多姻亲也多,亲朋遍及朝堂上下,当得起“一门百笏”之称,在朝中虽没有闻老太爷资深权重,但胜在树大根深。

    且柳家子孙出息,柳家大爷刚年过三旬便已然是正四品的吏部侍郎,再熬几年资历,顺顺当当升上三品,继而接替他父亲的正二品的尚书令也非难事。从长远来看,柳家人丁兴旺,未来可期,非后继乏力的闻家可比,以后的朝堂将会是柳家独占鳌头。

    可谁曾想,这个当时人人皆以为将会屹立朝堂不倒的偌大家族,居然瞬息间人丁凋零了。先是柳侍郎在上朝时莫名落入御河淹死了,柳老相爷受不住打击撒手人寰。

    今上闻讯后也是吐血病倒,可见今上对柳老相爷的倚重。今上甚至下令将柳老相爷担任的尚书令虚悬不授,以表彰柳老相爷的功勋,并夺情起复柳老相爷的几个儿子,同时破格提拔加官。今上如此厚待,不可谓圣眷不隆。

    可也不知是他们承受不住这福分还是祸不单行,柳家人阖族五服内和旁支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在回老宅给柳老相爷发丧的时候,染上了疫症,结果一锅端都病死了。百年望族竟然落败至正房几近全灭,嫡脉除几个出嫁女外,仅剩了一个自动寻上门,自称流落在外的嫡长孙。此男丁身份存疑,亏得柳老相爷在朝中仍有些故旧,有人奏请施恩,这个所谓的柳家嫡孙才能住进柳府,但是不得享受爵位和门荫入仕资格。若不是这个所谓的嫡孙在,那个一门百笏的柳家可说是灰飞烟灭了,这不得不令人感慨造化弄人!

    除此而外的世家,当初也只有何家在家世上能与这两家一较长短,但也只是靠世代簪缨带来的名望相博,若是要在权势上一较长短,却是不能,因为何家比闻家还人丁单薄,就何彦庭一人在朝堂为官,独木难支,终究成不了大气候。柳家在灭亡前与何家争斗已至不死不休的地步,最终何彦庭被逼不过身死,何家两个儿子当年都还未及弱冠,这一家也倒下了。但凡何彦庭能再撑个三五月熬到柳家族灭,如今的朝堂可说是是无人能望其项背!何彦庭只差一步便可带领何家成为京城翘楚,却奈何逃不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