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荧惑守心之岁聿其莫 > 分卷阅读20
    运不济”四个字,落得个家破人亡!

    如今在朝堂上扑腾的,都是原来的二流世家了。墨远重就是抓住这个世家望族没落的机会攫取了权柄,若不是闻家一蹶不振,柳何两家老一辈死伤殆尽,朝堂上根本没有墨家说话的份儿。而对势焰熏天的墨家最不服气的就是闻家了,闻二老爷又在赵学舟下辖的工部,故而闻府是赵学舟每次上朝前与同僚商谈要事的最佳地点。

    第十章

    第十章

    因昨日墨轩横行御史台,几位老大人都是提早出门寻机商讨对策,见了赵学舟派出的下人,立即就跟着来到了闻府。事实上若非京城夜禁,怕晚上出门太引入注目,他们昨晚就要找赵学舟商议了。

    赵学舟先把夏大人身死的消息说给他们听,几位老大人听了,都是一脸凝重。

    魏大人问道:“消息可靠吗?”

    赵学舟道:“我有一个老家人的侄儿在金吾卫任职,他幼时父亲去世无钱安葬,是我让老家人帮着料理了后事,他一直承我这份情,为人绝对可靠。竑儿回来说了墨轩抢走夏大人的事后,我便派人叮嘱他留意东宫的动静,恰好他昨夜正在右金吾院当值,正碰上东宫有刺客逃脱,他便躲在金吾卫与东宫隔墙的暗处偷听,闻得出动追寻刺客的卫率府卫士提及,为防夏大人被刺客截走,已然杀了他。他借协助追查刺客的机会,出来给我递了消息。不过,究竟如何,我尚不能确定,是墨轩故布疑阵也未可知。”

    魏大人和郎大人交换了一下眼神,皆是缄口不言。

    齐大人喜上眉梢道:“若真是如此,墨轩罪不可恕,他逃得了死罪也逃不了流放。”

    赵学舟道:“问罪墨轩尚在其次,重要的是东宫!墨轩幺幺小丑,横行无忌所恃者不过是太子纵容。东宫是墨党盘踞之所,太子为群小环绕,自他监国后,撇开朝臣,政令只从东宫出,墨党愈发肆无忌惮独断朝纲。此次墨轩强抢夏大人,也是仗着有太子的令书。若夏大人真的在东宫被杀,太子也不能说全无干系,正好借着这个错处,斩断东宫墨党染指朝政的爪子,让东宫官署政于南衙百司。”

    “好!”齐大人当即赞同道:“诸位大人与我联名弹劾墨轩及东宫,以正朝纲!”

    魏大人与郎大人又对视了一眼,看见了彼此眼中的迟疑。郎大人沉思不语,魏大人开口道:“兹事体大,贸然间弹劾东宫太过仓促,怕是忙中出错,打虎不成反被虎伤。陛下与太子终究是亲父子,且陛下与皇后仅有太子一个子嗣,太子地位稳如磐石,我们弹劾太子于太子无碍,却于我们有隐忧。”

    赵学舟道:“魏大人,你太过多虑了。墨轩有罪,东宫难辞其咎,我们奉辞伐罪,理所当然。我等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就该肝脑涂地以报君恩。陛下病重,正是我们尽臣子本分全力辅助太子治国之时,若连指陈得失都畏首畏尾,谈何尽忠报国?太子不过是资历尚浅,国事上不能独当一面,才不得不求助于身边人,等我们剪除他身边的奸佞小人,太子自然就明白是非黑白了。

    诸位大人,太子在墨党怂恿下,不断将权力收拢于东宫,独断乾坤之意,日趋明显。虽说太子监国,可陛下终归仍是天下之君,与太子先君臣后父子,不会坐视太子被墨轩引入歧途,势必要寻机敲打太子。弹劾东宫既遏制了墨党横行,又助陛下引导太子回归正途,正是我等人臣该尽之本分。

    若是各位大人怕得罪了太子,更是大可不必。如此太子已然对墨轩言听计从,他日太子登基,墨轩权柄在手,还会放过我们吗?此时肃清小人,还朝堂清明,今后我们才有立锥之处。

    太子毕竟年幼,一时听谗惑乱也是有的,正因此才要靠我们扶正黜邪,以保大旭国祚永续。只要身边少了奸小的谗言佞语,太子自然就能做到垂拱而治,届时主明臣直相宜得章,我等便可遂了那凤鸣朝阳之夙愿。望诸公肩负起为国为民磨昬抉聩之重任,切莫裹足不前,错失良机。”说完,赵学舟向几位大人深深一拜!三人赶紧上前相搀。

    齐大人义愤填膺道:“赵大人放心,老朽虽无才无能,却知为臣之道,为国为民,我齐正浩百死不悔!”若非拍胸脯做法太过市井,他都要以此表决心了。

    赵学舟又对魏大人和郎大人道:“今日先由齐大人弹劾墨轩,只要带上个恃宠用事便可。若是陛下秉公处理,墨轩罪责难逃,然后我们再弹劾东宫。若是陛下有心维护,我们见机行事,声援御史台先去了墨党安插在太子身边的毒瘤。”

    这时赵学舟又对齐正浩道:“齐大人,事涉东宫,切莫提及夏大人身死之类的言语,我们外臣对宫禁之事一概不知。只是墨轩强行劫走夏建业,又□□海口今日能够给陛下一个交代,你认为他可能严刑逼供,所以请陛下召见夏大人以便圣裁。”

    “不错!不错!”三位大人赞同道。

    魏大人和郎大人又对视了一眼,“声援御史台”也就是以御史台为主,且等墨轩获罪后,他们再斟酌行事。若是如此他们没什么好反对的,守望相助本就是朝堂上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