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荧惑守心之岁聿其莫 > 分卷阅读21
    之道。所以他们也都冲着赵学舟点了点头。

    赵学舟见他们也同意了,长出一口气,放下一半的心来的,同一阵营要达成一致方能合力对敌。但是接下来与墨党在御前的交锋才是今日最凶险的部分,偏时间不待人,没有时间再让他们详加推敲细节了,只约定了由齐大人先弹劾墨轩,附带太子,魏大人主攻太子,郎大人与赵学舟附议。三人达成一致后,便离开闻府匆匆前往待漏院,堪堪在众朝臣即将由卫士核对符契入閤前赶到。进入仁和殿后,众人按左文右武和各自品阶分班站定。

    当今天子在卫士的护卫下登上宝座。“左右厢内外平安”甫一奏报后,身着朱衣豸冠的御史大夫齐正浩便出班启奏道:“陛下,昨日墨轩领卫士闯入御史台,打伤御史,砸牢抢走诏狱重犯,置国法天威于不顾,臣上本弹劾东宫卫率墨轩,恃宠用事、张狂悖逆、枉顾纲纪、谋为不轨、心有不臣。请陛下将这乱臣贼子处以极刑,以正国法!”

    一连串的罪名出口后,御史中丞钱立台端陈景、侍御史万库全、郑奇、殿中侍御史李特齐齐出班拜倒在地,道:“臣附议。”

    太子当即站出来道:“父皇,儿臣既受命代摄国政、总领百官,自是不敢轻忽,以社稷黎民为重。仓州连年大旱,饥馑荐臻,饿殍千里,救人如救火,为救仓州百姓,父皇等不及户部筹措赈灾银,特旨内帑拨银五百万两急送往裕州购买粮食救济灾民。赈灾银在仓州购买的却是霉变陈米,害了灾民性命,仓州刺史夏建业身为裕州主官以次充好贪墨赈灾银,罪在不赦。

    此案交到御史台却拖延月余没有任何进展,国库空虚,赈灾银追不回如何救济灾民!儿臣知父皇为仓州百姓心急如焚,儿臣也是食不下咽,故而命墨轩持我令书提人亲审,御史台却拒不交人。齐大人官大势大,儿臣的令书请不动他协助也莫可奈何。但我们等得起,仓州灾民等不起,墨轩也不敢烦劳齐大人大驾,便自行带走夏建业以免政令阻滞,虽是对齐大人不恭敬,可也是因御史台推诿拖延所致,纵使莽撞了些,也是过于忧心国计民生而事急从权罢了。

    齐大人所列罪状,实属言过其实,危言耸听。墨轩不屈于尸位素餐之流弊,尽忠职守,不但无过,反而有功。还请父皇明察。”

    弹劾墨轩,太子却抢着出头,不但反驳了齐正浩所言,还连带着指责了御史台尸位素餐,摆明了是亲自下场剑指御史台。其言论一听便知是有备而来。他有恃无恐地令墨轩尚御史台抢人,恐怕是要以指陈御史台失职为引子,达到东宫僚属取代诸御史的目的,将纠举弹劾与掌管诏狱之权收入囊中。

    赵学舟向魏大人与郎大人使了个眼色,如果不是他们今日时刻关注着彼此,这个微不可查的动作就要被忽视了。魏大人与郎大人心知他暗示今日凶险,甚至得转攻为守,从弹劾东宫变为保御史台。二人收到后皆站立如泥塑木雕,默默静观其变。

    第 14 章

    第十一章

    夏建业在购置霉变赈灾粮案中属于失职,那么御史台将其关押羁留到破案追回赈灾银后一并处置,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但若指称夏建业是赃贪罪,即他参与了赈灾银失窃案,便得从他口中得到赈灾银的下落,而御史台的羁留就变成了迁延稽留夏案,是为失职。

    太子的这一指控,齐正浩如何肯认,他惶恐道:“陛下,裕州刺史夏大人向来清正廉明,虽为官多年却两袖清风、家徒四壁,父母偌大年纪犹居于蓬门荜户,他的夫人甚至得耕种劳作补贴家用。赈灾粮在裕州境内出错,要说他失职不察尚可,若说监临自盗、贪墨赈灾银,那是万万没有。我御史台如何无中生有,将他定罪?更逞论向他追缴脏银!红口白牙能定罪,可真金白银如何凭空生?陛下明鉴,我御史台正身明法,不敢颠倒是非、指鹿为马。秉公执法何错之有!求陛下主持公道!”

    太子斜目睥睨,就差没指着齐正浩的鼻子骂尸位素餐了,要扳倒他的意图昭然若揭,齐正浩自知今日不能善了,刚为自己辩白完,又继续弹劾墨轩。“陛下,墨轩公然上御史台抢人,置国法于何地?他口口声声称今日夏案便能有进展,只怕其手段不外乎是行酷吏之法,屈打成招,简直视大旭律令如无物。陛下,墨轩奸狡诡谲,横行无忌,请陛下除此奸佞,肃清朝堂。”只有参倒了墨轩,赵学舟他们才会把矛头指向太子,要度过此次危机,就看能不能让陛下将墨轩治罪了。

    这时司天台太史令贾仁贾存善跳将出来,伏地奏道:“陛下,御史台身负陛下重望执掌诏狱之审问,齐正浩却不思尽忠职守以报君恩,反而信口开河为人犯开脱,在其位不谋其政,乃至推卸罪责,诿过他人。若任由其继续权掌御史台,于国将有龟玉毁椟之祸!请陛下罢去齐正浩官职,追究他的渎职之罪。”

    齐正浩怒不可遏,转而直接质问贾存善道:“贾大人,夏大人两袖清风是实,裕州百姓人尽皆知,老夫所言句句属实,你何来信口开河之言?夏案事实俱明,陛下前面,你莫要信口雌黄!就是你等奸佞小人谣诼诬谤、兴风作浪,才会有陨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