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媚娘说主妇 > 分卷阅读15
    除去皇后王氏,大家谁会看不起谁?你这就是借口!”

    他说的好像也没错,但是,我立马想到了一点:“你也说了,我还是要矮王皇后一头,还有萧淑妃,级别也比我高,我天天对她们行礼,很烦的!”

    李治说:“你现在见到她们就不需要行礼吗?”

    我:“是要行礼,但我可以不见她们呀!”

    李治沉默良久说:“这样,如果你嫁给我,就住在我殿里,我从来不允许她们到我殿里来,这样你就不用跟她们见面了,那就不用行礼了!”

    李治这个说法是否成立?我根据对于宫廷布局及礼仪制度的了解,很快就得出结论:成立!

    帝王及后妃起居之处,被称为“内廷”,而“内廷”又被分为“帝寝”和“后寝”。“后寝”顾名思义,是皇帝妃子居住区,但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皇后,皇后的宫殿在“帝寝”区,但与皇帝有各自的宫殿,各自的院落,两者互相独立,甚至手底下的人,都是泾渭分明。

    “帝寝”区除皇后殿外,由皇帝的心腹管理,这个人一般是皇帝身边的宦官;而皇后殿和“后寝”区,则由皇后安排人打理,那是皇后的小天地。

    如果我直接住在李治的殿里,那还真是可以不用理会王皇后她们!第一条顾虑确实是可以打消了,但第二条呢?

    对于第二条,李治说:“皇后无所出,那么,所有的儿子都是庶子,谁能天生比谁高一头?只要咱们的儿子足够优秀,以后,这天下就都是他的!”——天下?好大的诱饵呀!

    李治娶王氏为妻,是贞观十六年(642年),至永徽二年(651年),已经将近九年了,膝下一直无所出,世人纷纷传言,王氏身体抱恙,毕竟李治已有四子二女(其中一子二女为萧淑妃所生,其他三子均为宫人所生)。

    其实,对于王皇后无所出一事,我一直心存疑问,但是,即便是再亲密的人,有些话,也不能问出口,所以,这个疑问,我一直埋在心里。

    当然,如果真的是李治有意为之,我不会自大地以为李治是为了我,毕竟我认识李治很多年,太解他了。这小子,看着纯良无害,其实心思深沉,他从小就被作为帝国接班人培养,看待问题时,会习惯性地从全局的角度来通盘考虑——这是思维惯性,有些决定,在自己都意识不到的情况下,会自然而然地做出选择,无论帝王还是平民,莫能例外。

    如果他对于王氏有不满,那么王皇后无所出,可能就不只是王氏的原因,李治绝对脱不开关系,毕竟生孩子可不是一个人的事!

    可是,我想不出李治对王皇后有什么不满的,毕竟王皇后是出名的端庄大气,我对她也略有所了解接触,在我看来,她就算不会成名垂青史,也基本上是一个不会出大错的皇后,李治有什么不满的?——可能是我多心了!

    李治的话,那时虽然让我心动,可我还是没有点头,因为我还有一点点不甘心。

    “李治是最优秀的人选!”——这话当然没错,因为,从始至终,我只见过他这一个人,最优秀的是他,最差劲的,也应该是他!所以,那时的我摇头了,我还想再看看,就像逛街一样,如果只能买一条裙子,选择李治就等于进第一家店,而且这家店只有一条裙子,就要买下它,然后回家,往后余生,好歹都要守着它,不再看看,怎么甘心?

    “看看”的结果令我心惊——算了,还是那条吧!

    其实,“成熟男子”自有其魅力,否则这世间也不会有那么多老夫少妻的组合。毕竟,在讨女子欢心这一方面,他们确实比李治这种愣头青要老道得多!

    就像那天,六堂舅就很好地扮演了“三陪”角色——“陪吃、陪喝、陪玩”,每项安排,都甚得我心,我最喜欢的是他掏钱付款的样子——真是太帅了。虽然我也很有钱,但是,花别人的钱,总是比用自己的开心,不是吗?

    可是,婚姻牵涉太多,比如,若是嫁给六堂舅,我脑补了一下“杨姐姐对着我喊妈”时的情景,我觉得自己会当场升天——太可怕了!但嫁给李治,就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顾虑,而且,李治的地位,决定了很多问题,在他这里,都不会是问题。我思来想去,非常功利地“动摇”了。

    我如此“识时务”,我妈非常开心,包揽了所有婚前准备工作,我就等着时间一到,“走流程”!不过,那段时间我也没闲着,因为对于贺兰安石一事,我有了一个新的调查方向。这事,还得从三月三那天湖上泛舟说起。

    堂舅选择见面的地点是“曲江池”,位于长安城东南隅,因水流曲折得名。它南北长,东西窄,因地势开凿,极为自然,全池水面用现在的单位计量,大概约0.7平方公里。

    我那天坐在船上,闲来无事,对着水面叹气,堂舅立马安排人弹琴唱曲,可我还是提不起劲——都是老调,没意思!

    堂舅不愧多吃了几年饭,很快就想出了新点子,他递给我一把铜钱,教我打水漂。这个游戏以前没玩过,有意思,我立马打起了精神。

    玩过打水漂的人都知道,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