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媚娘说主妇 > 分卷阅读16
    游戏只要掌握了技巧,就很简单,于是一袋铜钱很快就打水漂了。舅立马又让人取出一袋来……

    我当时感叹道:“有你这种儿子,大外公家早晚得败光了!”

    舅笑了笑说:“这才消得几个钱?咱老杨家虽然没有你们武家富裕,但用铜钱填平十个曲江池都没有问题,你可劲扔,败不了!”

    我点了点头,确实如此,杨家家底也不薄。但是,我忽然就想到了一个问题:贺兰安石,我的前姐夫,从我们家捞走了那么多钱,花哪去了?

    那些钱,岂止是能填平十个曲江池呀!他就算是拿这些钱打水漂玩,也要扔上几辈子才能扔完。但是,绝大部分的钱,他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挥霍掉了。而且更奇怪的是,那一年间,我妈竟然一点风声都没收到,直到家中大摆酒宴,债主临门,老脸丢尽之时,我妈才知道他不仅败光了我姐的嫁妆,还在外面欠了钱……

    那么多钱花出去,连个响动都没有?这不应该呀!“一掷千金”这事,不论放在哪个时代,随随便便都能上个热搜,而到了贺兰安石这,竟然泡都没起一个,有问题!

    调查

    钱都去哪了?——围绕这个问题,查出了不少线索,其中有一个调查结果令我非常意外,那就是:贺兰安石竟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坏!

    贺兰安石,我第一次听说他,是在我母亲的书信中。那是贞观十五年(641年),我入宫的第五个年头,我姐成亲,我母亲来信非常高兴地告诉我,姐姐找了个好人家……总之,把贺兰安石夸成了一朵花!

    仅仅数月之后,我母亲再次来信,告诉我,我当姨了——我姐的长子贺兰敏之出生,这个孩子在历史上也算是个名人,不过现在还没到他的戏份,暂时略过不提。

    本来孩子出世,我母亲应该是高兴的,可是,我母亲的信中,毫无喜悦之情,她跟我说了一件让她非常恼火的事——在摆满月酒的时候,来了不少催债的人,都是贺兰安石债主,也是在那天,我母亲才得知贺兰安石把我姐的陪嫁挥霍一空……那时,是贞观十六年(642年)。

    我妈的来信中,对着贺兰安石一顿痛骂。从那之后,我妈的来信中,凡是提起贺兰安石,总是伴随着“要钱”二字,然后就是我妈对他的数落……直到永徽元年(650年)我出宫时,已经8年了。八年的时间,说长不长,但却足以让我觉得,贺兰安石就是个人渣!

    因为对于贺兰安石的极度厌恶,所以,虽然出宫后,在同一所宅子里住着,偶尔还会在一张桌上吃饭,但关于他的一切事情,我总是自然而然地屏蔽,总觉得听到他的名字都是脏了自己的耳朵。

    钱都去哪了?关于这个问题,我在调查之前,有大概的猜想。猜想之一,那就是“女人”!

    常言道:“男人有钱就变坏!” 所以我猜:“贺兰安石一定是在外面养女人了,肯定不只一个,说不定小孩都有一打,给她们买田买地买宅子……好哇,拿着我家的钱,养野女人、野小孩,哼,给我等着。”

    在查之前,我就想好了,查清之后,把这些人全都拿麻袋一装,丢到贺兰家去——这些人都是你们贺兰家的后人,跟我姐没有半毛钱关系,凭什么让我们武家来养?然后,把这些田宅全都给收回来……这情景,想想就解气!

    可是,查来查去,却发现贺兰安石竟然没在外面养女人,也没有子嗣流落在外。青楼喝花酒的事他没少做,但却没有什么特别的相好,而且他的消费处于当时富家公子哥的平均水准,甚至在娶我姐之前,他在公子哥里面还属于“寒酸”那一档的,也不曾留下“千金博美人一笑”的传说。

    也就是说,在女人方面,贺兰安石不是特别好,但以我们那时的社会观念来评判,还真不能说他坏——那么,钱都去哪了?

    在查“女人”的同时,我还查了另一条线索,那就是:债主。毕竟他们这些人可是钱的直接去向——钱都去哪了?进他们口袋了呗!

    这条线的查询,开始非常顺利,因为这些年,被人登门要债可是常事,于是我妈和我姐很快就给我开出了一张名单,可是,我根据名单去找,发现都是“查无此人”——演员?扎心了!

    我拿着债主的调查结果回家跟我妈哭诉,我妈却说:“原来你在查钱的去向啊?早说呀!那些钱的去向我知道,都被拿去贴补贺兰家亲戚了!”

    贺兰安石,竟然是唐代“凤凰男”!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但是,人呐,一旦对某件事起了疑心,那就看着哪都可疑——不知道别人会不会这样,反正我那时的心态就是如此。如果是在前一段时间,听到我妈这么说,我就会直接相信,可那时不一样了,我对这件事有了很大的疑心,于是觉得还是需要查一查。

    调查后发现,果然有问题。表面上,贺兰安石确实给了贺兰家亲族不少钱,这也为贺兰安石在族中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但是,钱的数额,远远对不上,绝大多数的钱,仍然去向不明!

    线索都断了。钱都去哪了?——似乎随着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