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媚娘说主妇 > 分卷阅读19
    什么?臭棋蒌子?——唉!你懂什么?如果只是输,我才不害怕。可是你是不知道呀!这位叔,每次下棋的时候,话特别多,总喜欢问各种问题,比如:学校教什么呀?你都听得懂吗?作业做了吗?考试第几名呀?……除此之外,他还会讲些问题,问我怎么处理,说是替我已逝的父亲检查我的学业。

    我非常委婉地跟他说过很多次,我爹其实不管我的学业,他觉得女孩子识字就行,学不学看个人兴趣,不勉强。可是,对此,忌叔永远都“听不懂”!

    更加令我难过的是,不只是忌叔这样,别人家也是这样,其中尤以房玄龄最离谱。

    房叔是我们队中高阳公主的公公,这高阳不仅只是我的队友,在球队组建之前,我俩就是好闺蜜。

    高阳是李治他爸的第十七女,出生于贞观元年(627年),与徐惠同年,比李治大一岁,比我则小三岁。高阳是她的封号,史书中没有记载她的名字,但那时,她不爱我们叫她的名字,喜欢我们叫她高阳。其实,她的名字挺好听的,叫“兰质”,就是“蕙心兰质”的“兰质”,我不明白她为什么不喜欢,后来才知道,她小名叫“兰子”,与“兰质”谐音。

    《正字通》:“豚,小豕也,一名兰子。”——所谓“小豕”,即为猪的别称,也就是说,“兰子”意为“小猪”。听说,当时给她娶这个名字,是因为她生肖是猪。后来,她长大了,要取大名了,她爸觉得她太顽皮,他爸想到《列子》有云:“牢有栏子,即兰子。”所以就给她取了“兰子” 的谐音为名,蕴含“牢之栏”的管束之意。

    于是,在高阳眼里看来,“兰子”就是猪圈!“兰质”不过是精装修的猪圈!所以,她坚定不移地要求我叫她“高阳”,否则,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没得商量——左右不过是个称呼,我是那么不讨喜的人吗?李猪圈!

    吃醋

    高阳出嫁时,正是我被送进国子监读书的那年,那是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那一年,大唐建国23年,我虚岁18,高阳则虚岁15。仔细算来,正好是我“二进宫”(永徽二年公元651年)之前的十年。

    十五岁的年龄出嫁,放现在,那绝对是未成年,更别提结婚了!但在我们那时,则是正当年。高阳的夫婿是中书令房玄龄之子房遗爱。

    我们大唐实行群相制,中书令便是宰相之一。按照咱们家的传统,一堆人在一起共事,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排座位——虽然大家都是宰相,那也得有个排名先后,这关系到很多事。比如,上朝的时候,谁站在前面,谁站在后面;祭拜的时候,谁先拜,谁后拜……

    总之,如果不先约定个名次,大家都谦让,你让我,我让你,那一天天的,就只能让来让去,啥事都别干了。若是大家都不谦让,那就更糟糕了,那就天天打架,更是啥事都干不了,所以,一定得排个高低大小。

    那么,在一堆宰相里面,谁最大呢?这个排名有变化,开国最初,是尚书令,大唐中后期我不太了解,但在高阳出嫁时,则是中书令,也就是说,高阳的公公,不仅是宰相,还是宰相里面的“头牌”。

    高阳的公公不仅在当时牛,在后世,也牛。后世史学家在评论唐代宰相时,无不首推房玄龄,总是说:“唐代贤相,前有房杜,后有姚宋。”不过,在当时,房玄龄的名气,可远不及他的夫人卢氏。这卢氏,可是“醋坛子”这一名词的由来。

    话说,太宗李世民这个老不修,自己不学好,还不让别人当模范丈夫。他嫉妒房玄龄夫妻恩爱,于是想搞事,赐给了房玄龄两个美人,意图破坏这个大唐有名的“五好家庭”。

    君命难违,同僚又纷纷给房玄龄打气,说老婆再凶,也不敢把皇上赐的美人怎么样,于是房玄龄小心翼翼地将两个美人领回家。

    不敢把皇上赐的美人怎么样?是不敢怎么样!房夫人也真没怎么样,不过就是非常简单的三部曲:一、指着房玄龄大吵大骂;二、操起鸡毛掸子大打出手;三、赶两个“美人”出府——仅此而已。

    此处,可以有内心独白,我觉得,当时房夫人应该是这样想的:“小样,皇帝了不起呀?老娘的地盘老娘做主,你的爪子再乱伸,老娘剁了它……”

    房玄龄见不对头,只好将美人送出府,此事马上便被太宗那个小心眼知道了,他觉得颜面有损,为了找回面子,所以他开始加戏——召房夫人问罪。

    太宗准备了一坛“毒酒”,对房夫人说:“这里有两条路任你选择,一是领回二位美女,一起好好过日子;二是喝下这坛‘毒酒’,别妨碍老房和这二位美女过好日子。”

    结果,房夫人思虑再三,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喝“毒酒”。这里顺便说句题外话,我听到有故事说:“房玄龄未发迹时生病,卢氏自剜一目表明心迹。” ——老公病了,身为妻子不想着请医煮药,却跑去“自剜一目”,这不是添乱吗?还是为了咒自己老公好不了?这得是多没脑子才能干出来的事?

    后世怎么会有这样的传说呢?太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