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道尊青云子 > 第58章 易
    《诗》《书》《礼》《易》《乐》《春秋》。

    这六部古籍并非孔子所作,而是在孔子之前早已存在。孔子仅仅是对它们做了一些整理工作。

    这六部古书,从远古留存下来,在孔子之前,为王室贵族所有,深为历代统治者所宝重。

    《易》是群经之首,是一部渊源邃古、博大精深的哲学著作,中国哲学的源头活水。

    上古有三本《易经》:连山、归藏、周易。前两本早就已经失传,于是易经现在等同于《周易》

    “易”有三种含义,一是变化,即世间万事万物的无穷变化,二是“简易”,即以简单诠释复杂、“以六爻穷变化”,三是“不变”,即永恒不变。

    中国哲学的许多思想,比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亢龙有悔、履霜坚冰都出自这部著作。

    许多科学现象也和《周易》理论不谋而合,体现出中国古人的深邃智慧。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

    《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

    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

    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发展:一为旧势力仍存在的筮术易,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易学开始分为三支。

    之后继续分家,成为六宗:一为占卜宗,二为禨祥宗,三为造化宗,四为老庄宗,五为儒理宗,六为史事宗。

    中国早期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先民们对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因而产生了对神的崇拜,认为在事物背后,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存在,支配着世间的一切。

    当人们屡遭天灾人祸,就萌发出借助神意,预知突如其来的横祸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以达到趋利避害。

    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种种沟通人神的预测方法,大约有164种。

    在《春秋左传》这部史书当中,多次提到“周易”,但从当时人们运用的《周易》来看,只包括六十四卦的卦画(符号)卦爻辞。

    西汉以降,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采纳了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效仿先秦与汉景帝把道家黄帝与老子的著作称经的做法,也把孔子儒家的著作称为“经”。

    日月为易,象征阴阳。从文字学来看,“易”字的构成是“日”、“月”。

    每一卦从最底层数起,总共有六爻,六爻以不同的奇画偶画配搭,形成八八六十四种不同的组合。

    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艮为山、兑为泽、坎为水、离为火。

    《周易》古经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三十卦,下篇三十四卦,共六十四卦,每一卦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

    说实话,人间事如此繁杂,区区64卦,完全不够用的。

    上古时期,老祖宗们留下来的算卦方法,少说也有几百个卦象,几千个爻。

    只是后人的智慧越来越差劲,一代不如一代,到了殷商末年,人们竟然已经看不懂老祖宗留下的遗产了,于是周文王对《易》进行了大规模的删减,变成了今天的64卦。